第411章 迁都与否

晋阳朝堂上的三省六部各个府衙,便是用来安置这些人的,毕竟军政权力都已经被大丞相府与中外府瓜分。

崔澈今日召集众人齐聚燕王府,当先讨论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将相州战兵及其家属,尽数迁来晋阳,以晋阳为军政权力中心。

当然,也有反对意见,部分河北士人希望能够效仿高欢、高澄父子。

让杨谅迁都邺城,以邺城为政治中心,由燕王世子崔弃疾入朝辅政,又保留晋阳为军事中心。

两种看法的共同点,便是晋阳作为军事中心的地位不容动摇。

晋阳向西,经由蒲坂,可以威胁关中;

向南更是能够长驱直入,夺取洛阳;

洛阳面对河东,根本就无险可守。

黄河从来都充当不了屏障的作用,不仅是冬季河水结冰,枯水期的河水,更是常常不及马腹,将士们可以涉河而过。

晋阳本身就是四塞之地,易守难攻,又方便用兵。

这也是北魏末年时,尔朱荣、尔朱兆、高欢这些权臣都会以晋阳作为根基的原因。

经过一番商讨,崔澈还是否决了迁都的提议。

此一时,彼一时,崔澈与高欢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高欢虽然是在河北起兵,也自称是河北大族渤海高氏的子弟,但他在河北并没有什么根基。

因此才会迁都邺城,以其世子高澄镇守河北。

而崔澈经营二十余年,在河北的根基可要比高欢深厚得多,他无需担心在自己没有露出颓势的情况下,河北内部会爆发叛乱。

这也是崔澈只是以第三子崔彦卿为相州刺史,而非相州总管的原因。

他不想埋下兄弟相残的种子。

至于次子崔彦宗作为辽东总管,其一是辽东偏远,其二是崔彦宗的庶子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