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汾阴薛氏

第413章 汾阴薛氏

河东三族之中,最先来到晋阳的是汾阴人薛道衡。

薛道衡历仕北齐、北周以及隋朝,与已故隋相李德林齐名,如今已经六十六岁的高龄,是当今的文坛领袖。

他如此急不可耐地拜谒崔澈,也是迫于无奈。

早些年,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极其爱慕薛道衡的才华。

薛道衡曾获罪,被杨坚流放岭南,杨广特意派人前往关西,告诉薛道衡,让他走扬州道,等到了扬州,自己便会上奏杨坚,将薛道衡留在幕府。

然而薛道衡却厌恶杨广,他并没有走扬州道,而是由江陵道南下,宁愿流放岭南,也不愿给杨广当幕僚。

以杨广的自尊心,受此羞辱,又哪能忘怀。

杨广即位后,正打算处置薛道衡,偏偏薛道衡又写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

这篇文章自然是用来歌颂隋文帝的文治武功,但在一个怨恨你的人眼中,哪怕呼吸,都是一种错误。

杨广却认为,《高祖文皇帝颂》对隋文帝极尽赞颂之词,与《鱼藻》的用意相同。

《鱼藻》是《诗经》中的一篇,此诗通过溢美周武王来讥讽周幽王。

哪怕《高祖文皇帝颂》全文没有一点讽刺之意,杨广还是认为薛道衡把自己与周幽王联系在了一起。

杨广这人的脑洞向来都大,手下大臣写一篇文章歌颂他的父亲,杨广都能联想到对方是将自己比作周幽王,于是生出了杀意。

要不崔澈怎么会觉得在杨广手下没有安全感,非得要造反。

薛道衡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知了杨广正在搜罗罪证,要处置自己。

毕竟杨广总不能以薛道衡溢美先帝为由,将他治罪。

薛道衡惊恐不已,他清楚这新仇旧怨一块算,自己必然没有活路,赶忙弃官而逃,回到了河东。

如今崔澈占据河东,薛道衡也在接到好友房彦谦的书信后,带着一众子侄来到了晋阳。

崔澈走出燕王府,亲自迎接这位文坛领袖。

他看重的并不是薛道衡自身的能力,而是他的门生故旧。

无论哪个年代,能成为文坛领袖,必须要有广阔的人脉。

薛道衡才下马车,崔澈便快步上前,紧紧握住薛道衡的手,激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