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一)

三国之董卓 心百川 1543 字 19天前

此一战,朝廷之军大获全胜,但叛军之势力并没遭受重创。那王国、马腾、韩遂等人继续重整旗鼓,来日再战。

汉灵帝闻此捷报,大喜过望,于朝堂之上对皇甫嵩、董卓等人大加赏赐。然董卓望着那堆积如山之赏赐,心中却无丝毫喜悦。他知道,此一战虽胜,然天下之乱局并未改变。而他董卓,亦在这乱世之中,寻找着那属于自己之机遇。

皇甫嵩率大军与王国、韩遂、马腾等叛军对峙于陈仓。历经一场大战,皇甫嵩得胜,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是日,董卓进帐面见皇甫嵩。董卓拱手道:“皇甫将军,今叛军颓废,我军士气正盛,应一举攻击王国、韩遂、马腾叛军,一解陈仓之围。皇甫将军莫要迟疑,免迟则生变。”

皇甫嵩微微皱眉,沉声道:“我军虽得一小胜,然不可贸然进攻,以免入了敌军圈套,到时悔之晚矣。”董卓急切道:“兵者在勇,将者在谋。皇甫将军何不抓此时机,而屈兵于外不动,此非为将之道也。”皇甫嵩脸色一沉,心中暗道:这董卓内心不服我久矣。遂厉声道:“今陛下许吾为主帅,尔只是副帅,行军之事在我,尔不必多言,做好本职之事。如有行军之事,吾会通知汝。”

董卓闻言,心中气愤难平,道:“皇甫将军难道真要弃陈仓守军与百姓不顾?如陈仓失守,陛下怪罪下来,尔担当得起吗?”皇甫嵩无奈道:“仲颖何不理解我?陈仓易守难攻,如我军进军于叛军,那必与陈仓守军一样陷入困境,到时被动,我军会被拖累。今吾不进军是为掌握主动,等叛军疲惫不堪时自会退军,我军再出击事半功倍。”董卓愣神,思索片刻后道:“汝说虽有理,只是风险太大。”皇甫嵩道:“行军打仗,那个没风险?为将者应观大局。”董卓知劝不动他,随即道:“既然如此,吾就信汝一次。如此战败,吾会上书向陛下道明。”皇甫嵩笑了笑道:“随汝。”董卓转身,拂袍而去。

董卓回到大营,招来李儒、贾诩、段煨、牛辅商议。李儒听闻董卓将皇甫嵩的战略说了一遍,忧心忡忡道:“皇甫将军此战太过冒险,如陈仓守军守不住,到那时我军更被动。”段煨道:“我觉得皇甫将军这么做有些道理,主公应做好进攻准备。”董卓瞟一眼他,心中只觉皇甫嵩自大,又将目光投向贾诩。贾诩看到董卓看向自己,拱手道:“主公不必焦急,陈仓易守难攻,叛军内部又不安稳,皇甫嵩将军会抓住战局的,主公只准备好进攻战略即可。”董卓无奈点头。

几日后,王国因之前指挥失误败阵,名声大跌,在叛军中被人指指点点。韩遂和马腾对其也很失望。王国心中愤懑,暗想自己只是想图个荣华富贵才带领众人起兵造反,今吾败阵,你们就对我指指点点有怨气,那我不如撤兵回陇西过安稳日子。于是,王国决定撤退。韩遂和马腾听闻他撤军的消息后,怒不可遏,二人连忙去拦王国军。王国不理他们,三人矛盾升起。李文侯听闻此事,也去当和事佬。马腾是个暴脾气,大骂王国。王国也对马腾反感,二人闹得水火不容。

董卓派出去的斥候回来向董卓报道叛军有撤退的意思。董卓大喜,连忙去找皇甫嵩。皇甫嵩见董卓到来,问道:“何事?”董卓向皇甫嵩禀报情况,皇甫嵩听闻笑了笑,心中暗道:时机来了。于是和董卓部署兵力对叛军展开攻击。

叛军韩遂、马腾与王国闹僵,浑然不知皇甫嵩和董卓军向他们压来。等几人知道后,顿时大乱。王国、韩遂知道董卓与皇甫嵩的大名,韩遂在董卓手下都败过好几次,心生畏惧,二人立马撤退。韩遂骗李文侯让他守住董卓军,他们去剿灭皇甫嵩。可董卓军进攻太猛烈,李文侯军不堪一击,兵败,李文侯也死于乱军。皇甫嵩大败王国、马腾、韩遂军,三人后撤逃跑。皇甫嵩欲追击,董卓来劝道:“群寇莫追,一旦逼急叛军迎来反扑,对我军不利。”皇甫嵩不听,说道:“既然如此,那仲颖军殿后,我率军去,你再来接应我。”董卓本想再劝,可皇甫嵩不听他的,直接带兵追击叛军。董卓看到皇甫嵩不理睬自己去追击,心想你皇甫嵩如果败了,看你如何交代。

可皇甫嵩却大胜,斩杀叛军一万多人。陈仓之围被解,朝廷军队大胜。

董卓听闻皇甫嵩在前方赢了,又气又恨,心中暗道:这白白的功劳被皇甫嵩得了,自己什么没捞到。而皇甫嵩此时心中亦是感慨万千,虽大胜而归,但也知这一路艰难险阻。回想起与董卓的争论,他不禁摇头叹息。这董卓虽有野心,但在军事谋略上,终究还是差了自己一筹。

在庆功宴上,皇甫嵩举杯道:“此次大胜,乃将士们用命,托陛下洪福。吾等当继续为朝廷效力,保百姓安宁。”众人纷纷举杯应和。而董卓坐在一旁,脸色阴沉,此皇甫嵩出尽风头,而自己却处处被皇甫嵩压一头,心中很是不爽,只能盘算着日后如何谋取更大的权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后,皇甫嵩之名威震四方,而董卓也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时机。

天下局势愈发混乱,因天下各州都有天灾人祸,百姓苦不堪言,黄巾余孽都占山为王,多地百姓被抢夺财物女人,也有更甚者以人为食。大汉天下千疮百孔,多地也涌出英雄豪杰。

大汉中平五年,岁在甲辰,时维十月,正值金秋,然天下之势,风云变幻,乱象渐显。

陈仓之围已解,叛军王国、韩遂、马腾等率领残部仓皇撤回陇西。皇甫嵩与董卓整顿兵马,本欲再战,以平凉州之乱。然朝廷连年征战,财政早已崩溃,汉灵帝听信宦官之言,欲放弃凉州。遂下诏,许皇甫嵩驻扎汉阳一带,以保三辅之地。而汉灵帝心中最不放心者,乃董卓也。

董卓久在凉州,手握重兵,其势渐盛。中常侍张让进言汉灵帝曰:“陛下,董卓久在凉州,拥兵自重,恐生异心。今当罢其军权,以安朝廷。”灵帝犹豫不决,叹曰:“董卓身在凉州,朕无缘无故罢免其军权,恐凉州将领有怨言,此事如何是好?”张让沉思片刻,道:“陛下可封董卓为九卿少府,召其进京做官,如此一则可割除其兵权,二则将其扣押在京都。”灵帝觉其有理,乃下圣旨至三辅地区。

张让见皇帝采纳自己意见很是高兴,心中盘算,只要董卓没了兵权,来到京都自己就有办法整死他。

半个月后使者奉诏来到董卓大营,宣读圣旨。董卓及众将闻旨,皆神色各异。董卓听完圣旨,脸色阴沉,心中暗道:“皇帝欲解我兵权,此乃断我生路。吾在凉州,历经百战,方有今日之势。若失兵权,必为他人所排挤。”李儒、牛辅等将领亦脸色大变,李儒心中思忖:“岳父大人若失兵权,吾等皆无立足之地。此事须得妥善应对,不可莽撞。”牛辅则怒目圆睁,心中愤懑:“陛下何如此不公?吾等为朝廷出生入死,如今却要罢吾等兵权。”

众将领皆看向董卓,等待其决断。董卓接下圣旨,呵呵笑道:“上使快快请坐,来人,拿好酒款待上使。”使者尴尬一笑,道:“恭喜董将军荣升。陛下之意,董将军何时启程?兵符何时……”董卓哈哈大笑,打断使者之言,道:“上使莫要玩笑,吾本就是前将军,已位列九卿。这朝中少府乃文职,吾带兵多年,对文章诗歌早忘大半,如何能去做这文职?上使还是回复陛下,就说董卓愿在凉州为陛下守土安民,请陛下安忧。”

使者纳闷,道:“董将军,尔这是想抗旨吗?”董卓笑道:“上使言重了,吾可不敢抗旨。只是陛下年幼,不知凉州动乱严重。吾只是怕陛下被奸人蛊惑。上使只管回复陛下,吾董卓忠心不二,天地可鉴。再说,吾可干不了少府这文职。”使者无奈,欲再言,董卓却不给他机会,打断道:“上使舟车劳顿来到这里,吾为上使准备了好酒好肉,请上使不必拘谨。”使者吞吐道:“不是……陛下那里……”董卓又打断道:“上使放心,回去只管将吾之言带给陛下,陛下自有决断。”董卓端起酒敬使者,又让人拿来金银珠宝送予使者。使者不敢收,董卓笑道:“上使只管收下,这都是吾一点心意,此事无人知晓。”使者无奈,笑了笑收了起来。董卓哈哈大笑,又敬使者酒,二人喝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