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纸上谈兵的赵括

朱英说:“我看咱们得去找太傅黄歇商量商量。”

黄歇听了他们的话,说:“我去跟应侯范睢说说,看能不能让太子回去。”

于是黄歇就去见范睢,说:“应侯啊,您知道楚王的病吗?”

范睢说:“楚国使者跟我说了。”

黄歇说:“楚太子在秦国待了这么久,跟秦国的将相们关系都不错。要是楚王死了,太子回去当了楚王,肯定会对秦国感恩戴德的。您要是趁这个机会让太子回去,太子肯定会记您的大恩。要是不放他回去,楚国另立了其他公子,那太子在秦国就只是个平民了,而且楚国以后也不会再跟秦国交好,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范睢听了,觉得黄歇说得有道理,就把他的话告诉了秦王。秦王说:“那就让太子傅黄歇先回去看看楚王的病情,如果真的不行了,再让太子回去。”

黄歇听了,心里暗暗叫苦,知道秦王这是在敷衍他,要是太子不一起回去,以后就没机会了。于是他就跟太子商量:“太子啊,秦王这是想扣留您,像当年扣留楚怀王一样,逼楚国割地。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办法逃走。现在楚使者要回去,这是个好机会,我留下来应付秦王,您跟朱英扮成车夫,混在使者队伍里,偷偷出关。”

太子熊完感动得热泪盈眶,说:“太傅,要是这次能成功,楚国以后一定跟您共享荣华富贵。”

黄歇又私下跟朱英商量好,一切安排妥当。太子熊完就扮成车夫,跟朱英一起拿着缰绳,趁着夜色,偷偷地出了函谷关,一路上提心吊胆,还好没人发现。

黄歇则留在旅舍里,秦王派人来让他回去问楚王的病情,他说:“太子这几天生病了,没人照顾,等他病好了,我就回去。”

过了半个月,黄歇估计太子已经出关很久了,就去见秦王,“扑通”一声跪下,说:“秦王啊,我有罪啊!我怕楚王万一死了,太子回不去当不了楚王,没法跟您交好,就自作主张让太子回去了,现在他已经出关了。我知道我欺骗了您,您要杀要剐,我都认了。”

秦王听了,气得暴跳如雷,大骂:“你们楚人怎么这么狡猾!”马上命令左右把黄歇抓起来,要杀了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丞相范睢赶紧劝道:“大王,杀了黄歇也没用,太子已经回不去了,反倒会让楚国与咱们彻底决裂。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放他回去,楚王死后,太子必然继位,黄歇也定会成为楚国相国,到时楚国上下都会感激秦国的恩德,对咱们只有好处啊。”秦王听了,觉得有理,就压下怒火,还赏赐了黄歇,放他回楚。

黄歇回楚三月后,楚顷襄王驾崩,太子熊完继位,便是考烈王。考烈王念及黄歇的忠心和功劳,封他为相国,把淮北十二县赏赐给他,黄歇却推辞道:“淮北之地靠近齐国,防守压力大,不如将其设为郡,臣愿去江东之地受封。”考烈王便改封黄歇于故吴之地。

黄歇在江东大兴土木,修缮阖闾故城作为都邑,还在城内疏浚河道,四纵五横,使其与太湖相通,把破楚门改为昌门,好不热闹。当时孟尝君已死,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都以养士闻名,黄歇也效仿他们,广招宾客,一时间门客多达数千人。平原君赵胜时常派使者到春申君家交流,春申君每次都将使者安排在上等馆舍,盛情款待。

赵国使者有意在楚人面前炫耀,头戴玳瑁簪,刀剑装饰着珠玉,金光闪闪。可当看到春申君的三千多门客,连上等宾客都穿着镶嵌明珠的鞋子时,顿时自惭形秽,满脸羞愧。

春申君凭借门客的智谋,向北兼并了邹、鲁之地,还任用贤士荀卿为兰陵令,推行新政,训练士兵,楚国再度强盛起来,重振雄风。

再说秦昭襄王,在与齐、楚交好后,便派大将王龁率大军攻打韩国,从渭水运粮,沿河洛东进,以保障军饷供给。秦军势如破竹,很快攻克野王城,致使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被切断,上党成为一座孤城。

上党守臣冯亭与当地吏民商议道:“秦国占据野王,上党必然保不住了。与其投降秦国,不如归附赵国。秦国恼怒赵国接收上党,必然会转而攻赵;赵国遭受攻击,定会与韩国亲近。韩、赵两国同仇敌忾,便可抵御秦国。”于是,冯亭派使者带着上党地图,前往赵国献给赵孝成王。

此时正是赵孝成王四年,周赧王五三年。赵王夜里做了个怪梦,梦见自己穿着左右颜色不同的衣服,一条巨龙从天而降,他骑上龙背,可还没等飞到天上,龙就坠落了。他环顾四周,看见两旁有金山、玉山,光彩夺目。赵王醒来后,心中十分疑惑,便召来大夫赵禹解梦。赵禹听后,满脸堆笑,奉承道:“大王,这偏衣乃是合二为一之意,乘龙上天象征着飞黄腾达,虽然中途坠落,但也意味着将得到土地。而金玉成山,那是财货满仓的吉兆啊!此梦大吉大利,大王必有广地增财之喜。”赵王听了,喜上眉梢。

可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又召来筮史官敢占卜吉凶。敢却忧心忡忡地说:“大王,这偏衣实则是残缺不全之象,乘龙上天却中途坠落,预示着事情会有变故,看似美好却难以实现;金玉成山虽好,但终究是虚幻无用之物。此梦并非吉兆,大王一定要谨慎行事啊!”

赵王听了赵禹的话,满心欢喜,对筮史官敢的话不以为然。

三天后,上党太守冯亭的使者抵达赵国,献上书信和地图,信中写道:“秦国进攻韩国甚急,上党即将落入秦国之手。但此地吏民不愿附秦,而是心向赵国,臣不敢违背民意,特将上党十七城敬献给大王,望大王收纳。”

赵王看后,欣喜若狂,大声笑道:“赵禹所言果然应验,这真是上天赐予我的厚礼啊!”平阳君赵豹却劝谏道:“大王,无故之利往往暗藏灾祸,这上党之地不能接受啊!”

赵王眉头一皱,不悦地问:“上党百姓畏惧秦国而心向赵国,主动来归附,怎么能说是无故之利呢?”

赵豹忧心忡忡地解释道:“秦国蚕食韩国土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克野王,切断上党之路,本以为上党已是囊中之物。如今赵国却坐收渔翁之利,秦国怎会善罢甘休?这就好比秦国辛苦耕种,赵国却来收割,必然会招来大祸。而且冯亭不把上党献给秦国,却转而献给赵国,定是想嫁祸于赵,以解韩国之困,大王不可不察啊!”

赵王却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赵豹的劝告,又召来平原君赵胜商议。平原君兴高采烈地说:“大王,咱们出兵攻打他国,花费无数兵力和粮草,一年到头也未必能攻下一座城池。如今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十七座城,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万万不可错失啊!”

赵王听了平原君的话,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点头说道:“平原君所言正合我意。”于是,赵王派平原君率领五万大军前往上党接收土地,封冯亭为华陵君,食邑三万户,仍让他担任上党太守,其他十七位县令也各封三千户,世袭称侯。

冯亭却闭门谢客,泪流满面,不愿与平原君相见。平原君再三恳请,冯亭才哭诉道:“我有三桩不义之举,无颜面对使者。身为上党守将,不能为国尽忠而死,此为一不义;未经主君同意,擅自将土地献给赵国,此为二不义;出卖主君土地以换取富贵,此为三不义啊!”平原君听了,不禁感叹道:“此乃忠臣啊!”便在冯亭门外等候三日,不离不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冯亭被平原君的诚意所打动,终于出面相见,依旧涕泪不止,愿将上党交接给赵国,另选贤能之士担任太守。平原君再三抚慰道:“冯君之心,胜已深知。如今上党百姓皆仰望于你,若你不为太守,无人能安抚民心。”冯亭无奈,只得继续担任太守,但坚决不受封邑。

平原君准备返回赵国时,冯亭叮嘱道:“上党归附赵国,是因为无力独自抗秦。望公子转告赵王,速派大军,派遣良将,早做御秦准备。”平原君回朝后,如实向赵王禀报。

赵王只顾着庆祝得到上党之地,对于发兵之事却迟迟未决。

与此同时,秦大将王龁已进军包围上党,冯亭坚守两个月,赵国援兵却迟迟未到,无奈之下,他只得率领吏民逃往赵国。

此时,赵王任命廉颇为上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援救上党。大军行至长平关,与冯亭相遇,这才得知上党已失,秦军日益逼近。廉颇当机立断,在金门山下扎营筑垒,东西各有数十座营寨,星罗棋布,宛如列星。又分兵一万,让冯亭驻守光狼城;再分兵二万,派都尉盖负、盖同分别率领,驻守东西二鄣城;还派裨将赵茄前去侦察秦军动向。

赵茄率领五千军士,在长平关外二十里处巡逻,正巧与秦将司马梗相遇,司马梗也是出来侦察的。赵茄见司马梗兵少,便心生轻敌之意,贸然上前交战。双方激战正酣时,秦将张唐率领的第二队人马赶到,赵茄顿时心慌意乱,手忙脚乱,被司马梗一刀斩于马下,秦军趁势掩杀,赵兵死伤惨重。

廉颇得知前哨失利,传令各营坚守,不得出战,同时命令士兵挖掘深达数丈的壕沟,引来河水注入其中。众人都不明白廉颇此举的用意。

王龁大军抵达后,在距金门山十里处安营扎寨,率先分兵攻打东西二鄣城。盖负、盖同出战,皆战败身亡。

王龁乘胜进攻光狼城,司马梗奋勇当先,登上城墙,秦军随后蜂拥而上,冯亭抵挡不住,再次败走,逃至金门山大营,廉颇将他收留。秦军又来攻打赵军营垒,廉颇传令:“凡出战者,虽胜亦斩。”王龁屡次进攻,都无法攻破赵军防线,无奈之下,只得移营逼近赵营,与赵营相距仅五里,多次挑战,赵兵始终坚守不出。

王龁心中叹道:“廉颇老谋深算,行军谨慎稳重,不可轻易撼动啊!”

偏将王陵献计道:“金门山下有一条名为杨谷的溪流,秦、赵两军都在此取水。赵营在溪水南岸,而秦营在溪水西岸,水流自西向东流向东南。若截断此溪,使水流不向东,赵军无水可取,不出数日,必然军心大乱,到时我军趁乱出击,定能大获全胜。”王龁觉得此计甚妙,便命士兵截断溪水。从此,这条杨谷便被称为绝水,正是源于此事。

然而,廉颇早有防备,预先挖掘了深坎,储存了足够的水,因此秦军截断溪水的计策并未奏效。

秦、赵两军就这样相持了四个月,王龁始终找不到破敌之策,无计可施,只得派人回咸阳向秦王禀报。秦王召来应侯范睢商议对策,范睢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廉颇经验丰富,深知秦军强大,故而坚守不战。他料定秦军远道而来,难以持久,想以此拖垮我军,再寻机反击。若不设法除掉廉颇,赵国终难攻克。”秦王急切地问:“爱卿可有良策除掉廉颇?”范睢屏退左右,低声说道:“要除去廉颇,需用‘反间之计’,不过此计需耗费千金。”秦王听后,毫不犹豫地说:“只要能除掉廉颇,千金又算得了什么!”当即拨付千金给范睢。

范睢派遣心腹门客,从小路潜入邯郸,用千金贿赂赵王身边的近臣,散布流言蜚语:“赵国的将领中,唯有马服君赵奢最为出色,听说他的儿子赵括比他还要勇猛善战。若让赵括担任主将,秦军必败无疑。而廉颇老了,胆小怯懦,屡战屡败,已损失赵军三四万人,如今被秦军逼迫,恐怕不久就会投降了。”

赵王先前听闻赵茄等将领被杀,又接连丢失三城,心中本就对廉颇不满,派人催促廉颇出战,可廉颇坚持“坚壁”之策,不肯出战,赵王对他的怯战之心已生疑虑。如今听到这些流言蜚语,便信以为真,立即召来赵括,问道:“你能否为我击退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