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加深文化交流

在一间宽敞的议事厅内,秦煜与几位核心大臣围坐在一张长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文书和资料。秦煜开口道:“诸位,我们必须确保这次人才交流的质量,除了个人品德,家庭背景也极为重要。只有那些心系北戎、根基稳固的家族,才能避免人才的流失。”

一位中年大臣点头赞同,接着说:“华阳侯所言极是,若是选拔那些出身寒微之人,难免会让他们心向大周,最终沦为他国之才。”

“而且,学习的内容也要精心挑选。”另一位年轻的官员插嘴道,“农业、水利等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必须确保他们学成归来能够为北戎发展贡献力量。”

“没错。”秦煜赞同地说,“而与大周的商议也要尽快落实,我们需要明确来北戎的学子选拔标准,确保他们适应我们的风俗与习惯。”

数日后,经过多方的努力,第一批交流人员终于敲定了行程。在北戎的送行仪式上,青年们个个满怀壮志,气氛热烈。

秦煜站在队伍前,语气庄重地说道:“你们是北戎的骄傲,承载着我们的希望与未来。去大周学习,务必铭记自己的根本,归来后为北戎的振兴贡献力量!”

“我们定不负所托!”青年们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与此同时,在大周的另一边,学子们也在兴奋地准备前往北戎。“听说北戎的畜牧业十分独特,咱们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一位学子兴奋地说道。

“还有他们的风俗文化,太值得一探究竟了。”另一位附和道。

初期的交流虽充满了期待,但小摩擦却不可避免。北戎的学子对于大周的严谨制度感到些许压迫,而大周的学子则对北戎的自由奔放感到困惑。一次,北戎的学子在课堂上表达对某个管理制度的质疑,立刻引起了大周老师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