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恩怨两清

秦耀祖抵达汴京的第一天,便感受到了朝堂上的复杂氛围,与边疆的单纯相比,这里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他坐在京城的官署内,翻看着秦煜送来的册子,心中暗自思忖。册子中的分析精准而深入,尤其是对大周朝廷各派势力的解读,令他倍感振奋。

“侯爷,您可得小心些,朝中那些人可不简单。”

一位老成持重的下属向他提醒道,言语间流露出关切。

“放心,我明白如何应对。”秦耀祖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接下来的几天里,秦耀祖在朝堂上谨言慎行,努力展现出一副谦和的姿态。他不再像往日那般刚烈,而是学着低调圆滑,逐渐吸引了一些朝臣的注意。

某日,朝会上,大周皇帝抬头扫视全场,开口道:“近日边境安稳,实乃镇北侯之功,大家觉得如何?”

“镇北侯确实有心力,能够与北戎和睦共处,值得赞许。”一位朝臣附和道,眼中闪烁着试探的光。

“但此举是否会对我大周的战略安全产生隐患?”另一位年轻的朝臣立刻反驳,言辞激烈。

秦耀祖知道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他轻声说道:“大周与北戎的关系,应当是互惠互利,何必局限于旧有的敌我观念?我曾在边境多年,深知两国民众的需求。若能携手合作,未尝不是一条新路。”说罢,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说得好,镇北侯果然不愧为有识之士!”那位支持他的大臣再次鼓掌道。

“不过,我听闻北戎人风俗古怪,难以相处,镇北侯此番斡旋,是否会面临许多困扰?”年轻朝臣不甘示弱,再次提出质疑。

秦耀祖深吸一口气,微微一笑:“古怪即是特色,何必以此为障碍?我在边境时,便常与北戎人交流,既然现在彼此都渴望和平与发展,我们要做的,是搭建桥梁,而非筑起高墙。”

这番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朝堂之上的气氛渐渐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