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李墨不同意洪闯、童争先他们安装后再验证的原因。
果然在验证中,发现了两个相对较大的问题。
首先是轴系对中这一核心技术,并不能很好的保障样机平稳运行。
这是因为李墨分别多加了一台燃气轮机、一台柴油机,却并未增加轴系对中作为核心平稳的装置。
好在问题发现的比较及时,当即做出调整。
第二个问题是,电启动这块,电力不足以很好的启动六组动力装置,也就是说,铅酸电池蓄电不足,同样得做出调整。
关于这个问题,不是说再加一组或两组铅酸电瓶就能解决的。
经过七八天十数次讨论、不间断的实验,最终,李墨提供出了新方案,成功解决了问题。
说来也简单。
铅酸电池提供的电流不是不足以启动动力装置吗?
好,那就换个思路,原先两组铅酸电瓶,只留下两块电瓶,节省出来的空间,增加一台发电机,提供的直流电,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启动动力装置!
解决了遇到的两个棘手难题,舰艇建造工作,也就进入到了模块组装拼接阶段。
而此时,距离军部给出的最后期限,还有不到半个月了……
谁也没有想到,新型舰艇真能圆满完成研发设计,真给捣腾出来。
具体建造,这点时间根本不够!
李墨也是犯了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
他以四十多年后的技术标准来看待七十年代末的舰艇建造,才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有自己带来的先进技术,半年左右,零五二舰的雏形就可建造完毕。
可真正操作起来,这才发现,跟自己设想的有点不太一样!
没有高性能计算机,期间随便遇到一个小问题,至少都得经过多人多次验证才能解决。
其中比如高精度机床,花了六天时间,才完成了运送以及安装调试等等一系列的工作……
好在,研发设计已经成功,舰艇的真正建造进度,就算是完成一半了。
接下来,就是一个时间问题,只需将所有模块组装拼接在一起,然后完成楼体部分、蒙皮部分,就可以进行舾装。
然而就在这时,军部方面,又有电话打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