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铁是精炼铁锭,得到含碳低于1%的铁,巴兰河铁矿镇的冶炼由于有了大量的焦炭,出产的多数是熟铁,这样的铁质地柔软便于加工,朱从山和徒弟们也搞一冶炼炉,敲敲打打的,也整出一副熟铁板甲。
穿上一试,比青铜板甲轻太多,就是比钢甲也轻不少,可是一测试抗击打、抗刺杀,直接露馅,根本不行,一刀砍下去,熟铁板甲就瘪了,一矛刺过来,直接被刺穿……
朱从山是炼丹老师傅,朱从山与徒弟一起去巴兰河铁矿镇看炼坩埚钢,知道了铁块在石墨坩埚里焖烧就变成了钢,就模仿坩埚炼钢,用坩埚硬化、钢化这些熟铁板甲,石墨、碳粉、朱砂、石英、腊石、草酸、白银、马掌……
朱从山几乎把能见到的东西都往坩埚里放,一起忙碌着,观察着 ,对比着……
一次放这几样、一次放那几样,一次焦炭大火、一次木材小火、一次用木炭中火……朱从山搞了十个炉子,进行了千次的实验。
还真没有白忙乎,朱从山师徒一百多人,几百次实验,通过对熟铁板甲的渗碳、淬火、渗氮等技术加工,改变了熟铁的铁分子结构,大大改变了熟铁的性质,处理后的熟铁板甲通体乌黑,即结实又轻便,成为最好的盔甲。
熟铁渗碳的技术其实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成熟,只是朱从山反复加热、淬火 ,乱七八糟的一顿添加,搞出来了渗氮技术,成就了既轻便、又坚固的乌钢甲。
朱从山扬眉吐气,现在的朱从山是这个样子,朱从山没有剪发,依旧是打一个发髻,身穿过膝白色棉布道袍,脚穿鹿皮长靴,然后上身在道袍外是乌黑的胸甲,走起路来,朱道士两肩膀左耸一下、右耸一下……谁都不在乎。
第一套完整的乌钢甲当然要送给师父,朱从山捧着这套甲,让师傅看看,徒弟就能不能保护师傅吧?
谭启明对朱从山极大的赞扬一番,表扬了朱从山师徒刻苦钻研的精神,并建议元老院组织生产熟铁渗碳、淬火、渗氮所得的乌钢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元老院找到朱从山要生产工艺,朱从山不干了,合适我向你们要盔甲你们不给 ,我自己千辛万苦的搞出来,工艺要给你们,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不给、坚决不给、肯定不给……
元老院与谭启明商量后,也是为了鼓励朱从山地钻研精神,就让朱从山负责乌钢甲的生产,配置一个车间,人员、设备给予支持……
一直觉得自己是谭启明真传的大弟子的朱从山,现在更加了得,肩膀左耸右耸更加起劲,耸着肩膀甩着道袍的宽大的衣袖,就开始招人。
朱成山才不去那些买来的奴隶中招人,先去师范校,后去小学校招人,这回他不但要聪明伶俐的,还要身强力壮的。
朱从山在师范校在小学校对那些学员讲,你们可以小瞧我老朱头,我朱老头算一个什么东西?,但是,我是谭启明先生的真传弟子,是谭启明先生的大徒弟,你们尔等,顶多也就听过谭启明的讲演,我却跟谭启明先生促膝夜谈,你们顶多也就给谭启明先生行过礼,我却给谭启明先生下过跪磕过头的。
你们磕头试试,谭启明先生不厌恶的踹你,我下跪磕头,老师是不但接受了的,还亲手把我扶了起来。
直到很多年以后,给谭启明下跪磕头这件事,一直是朱从山可以到处炫耀的政治资本,因为叩头被北明文化所禁止,后来的大诰(明法典)规定,叩头是要被拘留的。
朱从山又招了200多人,绕了一圈,还是在奴隶阿哈中招了主要的人力。
元老院又给了一台蒸汽机,一台锻压机 ,建了三座坩埚炉,至于朱松山要的磨床、钻床,整个北北也就各只有一台,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就答应给朱从山生产,但是时间还要延后。
有了钨钢盔甲,朱从山并没有心满意足,朱从山觉得有了盔甲,只能是获得了防御的能力,还要有进攻的能力,进攻能力什么最好?当然是北明唯一的那后装线膛炮,后装线膛炮元老院是不能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