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茅山寻医巨蟒逼命 王府决意大难临头

遗梦南国 章双城 3388 字 25天前

“别动,你照我说的做。”

“你从我身上爬过去,别回头。”

“你到底要如何啊......”

“别说话,你快爬过去。”

伍有常不明所以,只得缓缓地从萧辰腿上爬到了他的身后。

再一回身时,伍有常吓的“哎呀”一声,瘫倒在地。

只见刚才自己蹲过的位置,伏着一条通身赤色大蟒!

大蟒的身子藏在草丛里,看不清全貌,但那粗壮的身体把周围一丈多远的草丛都压趴下了。

此时正吐着信子四处张望。

萧辰急忙捂住伍有常的嘴。

“嘘!”

“别出声。”

只见那大蟒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转过头正对着二人。

那硕大粗壮的脖子顶着一张血盆大口径直立了起来,抬眼看去,足足有三尺多高。

坏了!

这大长虫脖子以上就一米多长,那脖子的直径也得有近二尺宽。

如此看来,恐怕今天两个人是不够它吃一顿的。

“往......后......退......”

“退啊......”

萧辰把声音压到最低,低到连自己挪动身体的声音都遮不住。

伍有常手握宝剑,匍匐后退。

忽然,只见几块石头一般的东西从远处抛来,正落在了那条大蟒的身子周围。

紧接着,浓烟滚滚,大蟒也埋下了高贵的头颅。

“你二人来得正是时候啊!”

“老朽找了它数月都不见踪迹,没想到今日被你们找到了!”

不远处的树下,只见一个身穿麻袍的老者面带微笑。

“屠先生?”

萧辰摆了摆手,却不敢起身。

“呵呵呵,无妨,这巨蟒已被毒晕。”

“你们速速过来,服下丹药。”

“丹药?”

于是二人拍了拍扫身上的泥土,迈过那条眯着眼的大蟒来到了屠老面前。

“老朽这毒烟,可是人畜不分啊。”

“你们若不服下丹药,不出一刻便会殒命。”

“这么厉害啊!”

萧辰急忙拿过一颗丹药,塞进了嘴里。

伍有常擦了擦汗,也接过了一颗。

“多亏遇到了先生,不然我们二人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它......这就是死了吧?”

“呵呵呵,此蟒名唤‘赤鳞’,鳞片可做药引。”

“为了保全药性,还需活蟒鳞片,故而不能将其杀死。”

“啊!”

“那......”

萧辰咽了口唾沫,不敢再多言。

“如果药效得当,此蟒可在一个时辰后苏醒。”

“还要劳烦二位郎君,帮老朽将它拖到山上吧。”

萧辰和伍有常面面相觑,因为真心不想下手啊!

可屠老搭救性命在先,还要求他医治易琼,也就不得不按照他说的做了。

于是二人一首一尾,托着大蟒跟着屠老上了山。

放好大蟒,几人来到了朱阳馆落座。

伍有常闻了闻衣袖上的气味儿,不禁揉了揉鼻子。

而后挺身拱手。

“先生,陛下有旨传来。”

于是屠老跪地叩首行礼。

“先生归隐茅山,代朕为苍生修德,为百姓求福,实乃南国万世之功臣,特赐太清玄坛一座,以均明法教,望卿潜心修身,不忘家国要务。”

“老朽,叩谢皇恩!”

“先生,陛下命我带来布帛钱粮,以供先生和众弟子日常用度。”

“车马就在山下。”

“老朽多谢了。”

屠老扬手示意,伍有常便坐了下来。

“萧郎君来此,不会只为了这茅山美景吧?”

“呵呵呵,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先生。”

“先生还记得易琼那腕伤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记得。”

“他若是按照老朽所写药方按时服药,既已过了一年之久,想必已恢复如初了。”

“是啊,只是他先后在郢州、益州征战,手里离不开刀剑。”

“如今他伤势严重,已经不能正常发力了。”

屠老听后点了点头。

“此乃意料之中,亦是命中注定。”

“所以还请先生出山救治易琼,萧辰愿意献出一切,以表谢意!”

萧辰起身深深施礼。

只见屠老微微笑了笑。

“呵呵呵,救病治人,乃老朽修行之责。”

“只不过郎君所言一切,又作何解呢?”

伍有常也看了看萧辰,有些疑惑。

“一切......也包括我这条性命!”

萧辰低头说道。

“呵呵呵,性命。”

屠老摇了摇头。

“恐怕郎君心中,只有这条性命最能让你珍惜了吧!”

屠老这句话说的多少有些讽刺,更像是故意言之。

不过对萧辰来说,却是说到了骨子里。

转念一想,已故的宝志禅师并不是唯一一个为自己指路的人。

在他之前,还有屠老!

“我愿倾心皈依,隐居茅山,侍奉先生饮食起居,修身养性,虚心讨教!”

萧辰再次拱手。

伍有常听了这话有点儿坐不住了。

真是要了命了,不是说好的去湘州吗?

你临时变卦搞这一出,回去可怎么跟陛下交代啊!

“呵呵呵,郎君此话当真?”

“只要先生同意为易琼诊治,我定会完成诺言!”

“呵呵呵......”

屠老缓缓摇了摇头。

“儒释道三家虽有疏异,但亦有诸多相同之处。”

“其中之一便是不可以功利作为修行之由。”

“郎君凡心太重,不是老朽不留你,只是时机未到啊。”

“你还是顺应本心,放手去做吧!”

本来要起身的伍有常,这才平静了些,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萧辰稍稍喘了口气,坐了下来。

“郎君是去是留,心中早已有了选择,又何必意气用事呢。”

“茅山虽好,但难留无缘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