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支教之光,照亮远方

电话那头传来支教老师的声音:“林老师,我这边又整理了一些孩子们的作文,都是他们写的关于支教老师的,我觉得特别感人,发给你看看。”

林悦连忙说:“好呀,快发过来,这些都是很好的展示素材。对了,你们在那边还好吗?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

支教老师回答道:“我们都挺好的,孩子们都很乖,也很努力学习。就是有时候教具不太够,不过我们会想办法解决的。”

林悦皱了皱眉头,眼神中透着担忧,她说道:“教具的问题我们会尽快想办法,你们辛苦了,一定要注意身体。”

在展示会的前一天晚上,王俊凯和林悦来到展览馆进行最后的布置检查。展览馆外,华灯初上,城市的夜生活刚刚开始,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而展览馆内,却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展厅里,一幅幅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照片挂在墙上,那些笑容如同一束束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展厅里的冷清。照片旁边,是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和手写的感谢信,那些稚嫩的笔触和真挚的话语,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展示台上,摆放着支教老师使用过的教具和教材,那些已经有些磨损的书本和简易的教具,静静地躺在那里,每一件物品都仿佛在诉说着支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见证着支教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孩子们的成长进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俊凯和林悦在展厅里穿梭着,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细节。王俊凯走到一面照片墙前,停下脚步,眼神专注地看着墙上的照片,仿佛陷入了回忆。他指着一张照片,对林悦说:“你看这张,记得当时去这个支教点的时候,路特别难走,车子在山路上颠簸了好久才到。但当我们看到孩子们那期待的眼神,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林悦走过来,看着照片,轻轻地点点头,微笑着说:“是啊,这些孩子真的很可爱,也很懂事。希望明天的展示会能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些孩子,加入我们的支教队伍。”

展示会当天,展览馆里人头攒动,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参观。人们被展厅里的内容深深吸引,有的驻足观看孩子们的作品,脸上露出感动的神情;有的认真阅读支教老师们的教学心得,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还有的与现场的工作人员交流询问支教的相关情况,眼神中透着关切和好奇。

在展示会的演讲环节,王俊凯走上讲台,他穿着一身简洁而得体的西装,身姿挺拔,眼神坚定而自信。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的观众,心中感慨万千。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支教计划的初衷和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当初,我们看到山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就像黑暗中闪烁的星星,虽然微弱,但却无比坚定。那一刻,我们下定决心要为他们做点什么。这一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招募支教老师的时候,很多人都被艰苦的条件吓退了。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一所高校的宣讲会上,台下坐满了青春洋溢的年轻面孔,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迷茫与犹豫。一位穿着白色衬衫的学生站起身来,有些紧张地推了推眼镜,问道:‘老师,我听说支教的地方生活条件很差,是不是真的?会有补贴吗?我们去了会不会耽误自己的学业?’我当时双手撑在讲台上,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满是耐心与期待,对他说:‘不可否认,支教的条件确实艰苦,没有城市的繁华与便利,可能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需要节省着用。但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生活补贴和必要的保障。而且,这不仅仅是一次付出,更是一次心灵的收获之旅。在那里,你们会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热切渴望,这些都会成为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是在校园里无法体会到的感动与成长。’尽管我当时说得情真意切,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心底掏出来的,但愿意报名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宣讲会结束后,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办公室,像一只斗败的公鸡,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无奈地对林悦说:‘今天的效果不太理想,很多学生都被艰苦的条件吓住了,看来我们得调整策略。’”

台下的观众们静静地听着,有的微微点头,有的陷入沉思。这时,台下一位观众问道:“那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王俊凯眼神中闪过一丝坚毅,他声音略微提高,说道:“是孩子们的眼神,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我们无法放弃。每当看到他们在简陋的教室里认真学习的样子,我们就觉得一切都值得。有一次,我去一个支教点看望孩子们,走进教室,看到一个小男孩正趴在桌子上,借着窗外微弱的光线认真地写着作业。他的作业本已经很破旧了,但他依然一笔一划地写着,那专注的神情,让我瞬间明白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