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华灯初上,郑逸的工作室内却依旧亮如白昼。
他背着手,在堆满半成品的长桌间来回踱步,脚下是厚实的绒毯,却也无法消解他心中的焦躁。
每一张桌子上都摆放着精美的工艺品,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那是他倾注心血的成果,也是压在他肩上的重担。
他紧锁着眉头,像是在思考一道难解的数学题,眉心间的褶皱深深地刻画着他的焦虑。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目光则在那些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上来回游移。
每一件都倾注了他的心血,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雕细琢,可正是因为如此,它们的产量才如此的低,仿佛精美的艺术品注定只能小众。
他渴望解决这个问题,他渴望让这些精美的工艺品走进千家万户,他渴望让传统工艺再次焕发蓬勃的生机。
他深吸一口气,
“不行,这绝对不行!”赵老师傅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工作室里的沉寂,带着浓浓的抗拒。
他杵着拐杖,胡子都气得翘了起来,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不满,“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哪能说改就改?这可是手艺的根本,若是为了产量就偷工减料,岂不是自毁长城?”
郑逸无奈地叹了口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他知道赵老师傅固执己见,但也不得不承认,传统工艺的流程确实繁琐复杂。
想要提高产量,必须要在制作流程上做出改变,但这无疑触碰了老一辈匠人的底线。
他看着赵老师傅涨红的脸,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他当然不是要偷工减料,而是想在不失精髓的前提下,找到更加高效的制作方法。
可是这些,对于坚持传统的赵老师傅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
工作室的气氛顿时变得压抑起来,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赵老师傅的反对,如同横亘在郑逸面前的一座大山,让他有些喘不过气。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制作工艺上的分歧,更是新旧观念的碰撞。
他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留传统工艺的精髓,又能提高产量,才能让传统工艺真正地发扬光大。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孙小工匠手里捧着刚做好的新样品,小心翼翼地走到郑逸面前,目光中带着期待与询问,“郑掌柜,这个……”
孙小工匠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样品递给郑逸。
郑逸接过,仔细端详,指尖轻轻抚过光滑的表面,触感细腻温润。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新工序制作的工艺品,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而且更加精致。
工作室里,孙小工匠和几个年轻的学徒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他们按照郑逸改进后的工序,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个步骤。
原本繁琐的工序被简化,效率大大提高,但成品的质量却丝毫没有下降,反而更加精美。
清脆的敲击声、细微的打磨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欢快的劳动进行曲,在工作室里回荡。
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郑逸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