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大雨如注,整整下了五日,这是太子政变成功后的第一个朔月。
此前,太子以铁血手腕镇压盛京城中蠢蠢欲动的反对势力,一时间,京都腥风血雨,人人自危。
盛京卫戍都督上官颖,明眼人都知是慕容青弦的人,却因曾公然弹劾太子心腹李明仪,在这权力更迭之际,命在旦夕。
上官颖听闻太子政变成功后,知太子定会清洗异己,他上官颖,自有一股傲然之气。他手握长剑,此剑名为“破云剑”,剑鞘古朴却不失精致,剑柄镶嵌着蓝宝石,隐隐散发着微光。
这把剑乃是他任职以来,因功受赏所得,一直伴其左右,见证他在盛京的宦海沉浮,亦是他此刻仅有的“依仗”。
上官颖孤身一人径直朝着东宫大步而去。东宫门前,守卫森严,众人见他这般行径,皆惊愕不已,纷纷拔刀相向,但他昂首挺胸,步伐坚定,高声喊道:“吾乃上官颖,特来求见太子殿下。”
进入东宫,只见太子端坐于殿堂之上,身旁李明仪侍立一侧。太子一身华服,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得意,而李明仪则神色平静。
上官颖走到殿堂中央,单膝跪地,双手将长剑高高举起,朗声道:“殿下,上官颖前来送剑!”太子微微一怔,旋即冷笑一声:“哦?送剑?你可知孤要此剑何用?”上官颖抬起头,直视太子的眼睛,平静地说:“殿下心中早有定夺,上官颖自知往昔曾得罪殿下,如今殿下大业已成,这剑,或可了却殿下心中旧怨。”
李明仪心中暗自赞赏上官颖的胆色。在这人人自保的非常时期,此人竟敢孤身前来,直面太子,且不卑不亢,实非寻常之人。
李明仪思忖,太子欲大肆清洗异己,然此举易失人心,且于朝局稳定无益。自己本就目标明确,慕容青弦才是他李明仪的头号敌人,上官颖公然弹劾过自己,若能将他收服,一来可显己方大度,赢取人心;二来上官颖为人刚正、有胆有识,若为己用,必能成为得力臂膀,于日后诸多事务助力颇多。再者,无端杀戮并非明智之举,自己不愿因滥杀而坏了名声,陷自身于不利。
于是,李明仪见太子似有犹豫之色,便适时开口道:“殿下,上官都督虽曾与臣有隙,但其为人刚正不阿,行事向来光明磊落。往昔弹劾臣之事,亦是出于其对朝廷之事的职责与判断,虽有误会,却也可见其对朝事用心。如今他单剑赴会,直面殿下,此等勇气与气魄,实乃难得。殿下以海纳百川之胸怀,日后他必能为殿下尽心竭力,在拱卫京都、稳定朝局之事上发挥大用,其忠诚可待。”
太子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伸手接过长剑,轻轻抽出半截剑身,剑刃冷光闪烁,发出清冽的鸣响:“既如此,孤且留你性命。但你需记住,日后定要忠心耿耿,莫要再有二心。”上官颖连忙叩首:“多谢殿下不杀之恩,上官颖必当肝脑涂地,以报殿下。”
李明仪在一旁看着这一幕,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宫廷权力的争斗,看似血腥残酷,但其中亦不乏人性与智慧的较量。
自东宫请罪之后,上官颖处境微妙,遂于表面上对太子与李明仪一党尽显恭敬之态,行事极为配合,无论朝会廷议还是宫廷宴饮,皆言行谨慎,未敢有丝毫差池,仿若已全然忘却往昔嫌隙,一心效忠于太子。
然在暗中,上官颖逐步接替慕容青弦暗掌管起于数年前便秘密布于燕国的谍报组织。
一日,上官颖正在密室中,烛光摇曳,映照着四周墙壁上悬挂的燕国山川地势图。他正仔细端详,忽闻手下亲信传来消息,称罗正院密信送至。上官颖心中一凛,知晓此密信必关乎重大事宜,遂急忙接过信件,拆封展阅。
只见信上详细讲述了在皇家狩猎场抓获李明仪家仆一事,言语间满是对李明仪的怀疑。上官颖阅罢,目光凝重,他决定暗中加快调查与李明仪相关的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