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倒也不客气,再三推脱之下,还是接受了这些老百姓的好意,将粮食全部送入粮仓,而且还吸纳当地年轻青壮,扩充军力。】
【当然,这一切都是朱由检授意的。】
【这一年以来,朱由检虽然不在西北,但左良玉还有当地的锦衣卫,每天都已经成有书信往来。】
【朱由检掌握着这里的一举一动,与军机处的大臣们商议过后,预测到老百姓可能会有报恩朝廷的举动。】
【于是,朱由检便下了一道圣旨,让左良玉可以视情况接受老百姓的好意。】
【之后,左良玉在西北地区开始扩建军队,消息一经传出,西北各镇的有志青年,全部都自发的前往大同镇,报名参军。】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左良玉又扩充了一支十万人的兵马。】
【这还是经过严格训练和筛选之后的结果,否则的话,这支新军早就已经突破到五十万人!】
【在朱由检的指示下,左良玉只留下意志坚定的可用之兵,没有把歪瓜裂枣的人全部都吸纳进来。】
【至于粮草的问题,就更不用担心,西北地区的老百姓全都日以继夜的帮助朝廷大军运输粮草。】
【离谱的是,无论是朝廷还是左良玉,都从未向百姓下发文书,强行征召粮草,全部都是百姓自发的行为。】
唐伯虎:“明明取消了粮税,可老百姓却更加主动地为朝廷纳粮,此等奇观,真是千古难见。”
王阳明:“千古一帝,实至名归!这位陛下有如此手段,光武中兴自然不在话下。”
张居正:“可敬可叹!老夫一辈子都在为大明续命,可做了那么多,竟不如一位登基只有三年的少年天子,真是时也命也啊。”
大明各个时代的百姓,也全都感慨万千。
“真好,遇到这样的时代,就是命啊。”
“我要是遇到这么好的陛下,我情愿把九成的粮食全部上交出去,哪怕只留一成给自己,我也心甘情愿。”
“谁说不是呢?可惜呀,咱们的朝廷恨不得把十成的粮食全部都收走,还要让咱倒欠三成。”
“妈的,不能想,一想就生气,这玩意儿就怕对比,一对比,就发现咱们的朝廷啥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