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俊的目光从航空航天杂志上移开,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芽:将航天领域的创新理念融入诗歌创作。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诗歌宇宙。
第二天,伍俊便一头扎进了大学图书馆,浩瀚的书海中,他如饥似渴地翻阅着每一本关于航空航天的书籍。
从宇宙的起源到火箭的推进原理,从卫星的运行轨迹到空间站的建设,他贪婪地吸收着这些全新的知识。
复杂的公式、专业的术语,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他的面前,让他感到兴奋又困惑。
他时而眉头紧锁,苦苦思索;时而眼睛一亮,仿佛捕捉到了一丝灵感。
周围堆积如山的书籍,仿佛一片知识的海洋,将他包围,也衬托出他跨界探索的艰难。
然而,伍俊的跨界尝试并非一帆风顺。
诗歌界的一些前辈得知他的想法后,纷纷表示反对。
一位德高望重的诗人语重心长地劝诫道:“小伍啊,诗歌是心灵的艺术,你放着好好的诗歌不写,去搞什么航空航天,这不是不务正业吗?”另一位老诗人更是直言不讳:“你这是自毁前途!诗歌界好不容易出了你这么一个天才,可别走歪了路!”这些批评像潮水般涌来,伍俊的内心开始动摇。
他扪心自问:我这样做真的错了吗?
难道诗歌就不能和其他领域结合吗?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抑得他喘不过气。
“我……”伍俊深吸一口气,欲言又止……
“不,我没有错!”伍俊猛地抬起头,他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笔,仿佛握住了整个世界的希望。
那些质疑的声音如同耳边的风声,吹过却无法动摇他心中那份坚定的信念。
他知道,真正的创新往往伴随着质疑和不解,而他要做的,就是用行动去证明一切。
这时,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搭在了他的肩上。
“俊”唐悦温柔的声音仿佛一股清泉,洗涤着他心中的烦躁。
她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鼓励和支持,让伍俊心中充满了力量。
她理解他的想法,也看到了他为之付出的努力。
“谢谢你,唐悦。”伍俊转过身,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感受着她手心中的温暖。
有了唐悦的支持,伍俊再次投入到创作中。
他不再拘泥于传统诗歌的框架,而是将那些从航空航天领域汲取来的灵感,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巧妙地融入到他的诗句之中。
他仿佛变成了一位掌控星辰的诗人,用文字描绘着宇宙的壮阔与神秘。
他笔尖轻舞,纸上跃出前所未有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