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是没有秘密可言的。
等赵顺才带着人寻旧屋子时,向枣儿要办村塾的事便传开了。
顿时,众人激动不已,谁家里还没几个小娃子。
读书,可是天大的好事。
要是读了书,往后说不定不用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最不济,也能像胡家那样,去县城寻一份体面的活计,养家糊口。
村西一处旧院子里,一群人正忙的热火朝天。
有人问道:“村正,村塾每年束修要多少?收几岁的孩子?”
“束修?先不要束修。不过要招几岁的孩子我还真不知道,回头寻枣儿问问。”
之前他就和枣儿商量过束修的问题,考虑到村里的情况,决定先不收束修。
一听不要束修,众人瞬间兴奋起来。
“啊,不要束修?”
“真不要束修啊?”
“那我家那傻小子是不是也能来?”
“还有我家两个。”
“我家三个。”
这下好了,村塾还没收拾好,都开始报名了。
赵顺才忙阻止,“行了,屋子都没修缮好,你们说早了。”说完,催促众人,“赶紧干活,这以后便是荷花村的村塾,得修结实些。往后可是你们的孩子要在这里读书。”
“哎,知道了,定修的结结实实。”
众人应声,想到往后自家孩子能读书,瞬间干劲十足。
不过,干活也耽误不了他们聊天。
“往后荷花村便是这十里八乡唯一有村塾的村子了。”
“可不是嘛,往常都是咱们羡慕别村,这次该轮到他们羡慕咱们了。”
“咱村里说不定能再出个秀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