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洺一行五人,各自都有了新的身份。只有穆昊珵原本的身份,不用变就是招牌,云天国际集团的董事长,本来就曾留学于美利国,所以持有绿卡,可以来去自如。
贺秋茗现在是穆昊珵的私人助理,金洺是西京大学的文化学者,带领隋馨和屠志伟两位研究生,前往美利国做华夏文化交流。
他们一到美利国,就受到当地华夏文化组织的热情接待,金洺知道这些,都是华夏国府安排妥当的。
“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到了酒店以后,几人都聚在一起商量下一步安排。
“主要是参观访问,确定好另外半块帛书的下落!”金洺让大家先休息,坐了这么久的飞机,早就累散架了。
其实那块帛书,究竟在什么地方,一直以来都是个谜,众说纷纭暂无定论。在华夏广播电视总台,有一档大型文化节目中,首次披露。
帛书流失到美利国的重要物证,就是现存于美利国某大学,关于斯尔科档案里有一封信,是纪湘才当年向他索要帛书的信件。
一九四二年,楚州城一座古墓遭盗掘,帛书出土后,落在纪湘才的手中,他经常往来于海都和楚州之间,认识海都的古董商。
因他人牵线搭桥,纪湘才见到了,曾在楚州城做传教士的斯尔科,他是战时从事情报工作的美利国人,也是美利国情报机构的创始人。
后来斯尔科未经纪湘才允许,就把帛书托人带去了美利国。这件国宝,自一九四六年流落美利国,迄今已近八十多年。
关键问题是,他们又把帛书分成了几份,保存相对完整的部分,现为一家私人基金会所有。其余部分,又被收藏于美利国首府,某艺术博物馆,成为镇店之宝。
帛书研究专家,美利国着名学者利比安教授,曾经声称受某位神秘人委托,向华夏文物主管部门,移交了曾经用于盛装帛书的盒子盖。
为什么这个盒子盖,可以作为珍贵的证据,是因为盒盖上标注着重要信息,关于博物馆借存标签等,足以证明盒中文物,从一九四六年就已借存于某博物馆,这是帛书在美利国,流转证据链的重要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