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被‘挖’了坑的五经题

试问,谁会在第一时间把考题中的‘穆王’往‘文王’身上想。

就算你考题来个【文王敬止】也好过这个【穆王敬止】吧!

没办法,吐槽归吐槽,题目还是要继续做的,她在草稿纸上写上了【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九个字(不算标点符号)。

从字面上看,‘穆穆’一般代指文王的风度庄严而崇敬,‘缉熙’则是持续光明的意思,在这里也寓意了文王的德行与功绩会一直持续下去,普及后人。

而‘敬止’一词,应该是对文王行为举止的一种称赞和敬仰......

总结来说,这句话大概得意思就是:勤勉进取的文王,行事光明磊落又谨慎。

不难看出,这一句话是对文王的高度赞扬。

想到这这里,诸葛云疏心里大概有了答案。

说敬之文,无外乎从各种方面言之有物地赞扬这位文王。

从《大雅》言道入手,诸葛云疏这才提起毛笔,在草稿纸上写下了本次文章的破题,为:

【诗人指言圣德之实,而深致其咏叹之词焉】

你看,可不是她瞎说的,诗人都通过诗歌这一形式,明确地歌颂过文王的高尚品质,这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还多次深情地运用赞美和感叹的言辞来表达对文王的崇敬和敬仰之情......诸葛云疏觉得她这个破题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试问,古往今来的文人(只包括古代),谁敢质疑‘圣德之言’,怕不是要被那些文人‘喷’死过去。

有了这个破题后,诸葛云疏继续进一步阐明题意,也就是所谓的,承题:

【夫圣人之德盛矣,而实不外乎一敬也。诗人之咏歌,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者欤。】

接下来,诸葛云疏代圣人之言,也就是模仿圣贤语气,从多个方面验证了破题中的‘圣德之实’及‘咏叹之词’等。

如,“昔周公述文王之德,以诫成王。”再如,“周自文王受命历八百年,而始变于秦。”等内容,诸葛云疏最终在草稿上写下最后一行,也就是所谓的束股,为:

【而愚以为,岂独成王,固万世人君之龟鉴准则也。】

(这里的‘成王’泛指一切贤明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