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诸葛云疏再次站起身来,她准备先给书房内的众人一点心里准备,然后暗示道:“既然师伯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放心大胆地来好好的论一论,如有不妥之处,望诸位多多海涵。”
王夫子听了诸葛云疏的话,不知为何,右眼皮突突跳了两三下,但是他又不是个迷信之人,所以也就没怎么当回事,只当是昨晚没有休息好而已。
倒是陈仲渊对于诸葛云疏的谦逊之语,颇为赞赏,然后大手一挥,豪迈道:“无妨,无妨,都是自家师兄姐弟,不必如此顾忌。”
诸葛云疏听此,心中一乐,心想:这可是您说的。
于是,开口道:
“云疏认为,根据大夏国现在的局势来看,应‘主战’,自高祖率领的起义军联合北部、中部、南部和西部各势力,把强弩之末的突厥人赶走后,前面三十几年来,五国一直处于明面上的和平状态,虽说,偶尔也会在边境之事上出现一点小摩擦,但也都被双方谈判给解决了,这点芝麻大小的事倒也无足轻重,可是没想到,等高祖皇帝仙逝后的第五年,祁国更加奸猾,竟然设计我们夏国,更是耻辱地把辽东三郡让了出去......
而如今,眼看高祖时期签订的五十年休战条约即将到期,这几年来周边各小国开始蠢蠢欲动,时不时就找各种理由骚扰我边境百姓,甚至还有一些百姓因此丧命,而对于这样的惨状,我大夏国并未追究此事,而是为了所谓的和平,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正所谓,高祖一统中原以来,朝中主和派议和已经成了习惯,说好听点就是‘不事四夷,重内轻外’,主张被动防御......难听点就是谈战则色变,对于边境纷扰问题更是一味的卑躬屈膝......尤其是祁国,如今军事强盛,对于夏国更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纵观古今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乃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①......
所以,战,则是必然趋势,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至于怎么战,如何战才能让胜算更大,那就先要分析一下大夏如今的军事制度——卫所制.......”
诸葛云疏首先从卫所制产生的背景说起,也就是说,夏国初定,国家尚未恢复生产力,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夏军的规模就达到了200多万,这样庞大的士兵数量,对于当初的夏国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但是如果贸然裁军,这样就会让民间瞬间出现很多无所事事的退役士兵,所以为了社会稳定和稳固的皇权,夏高祖这才想到了屯田卫戍制度......
诸葛云疏又分别从各个角度,阐述卫所制的优点和时代所带来的弊端。
没错,对于夏国之初非常实用的军事制度卫所制,随着国家发展越发强盛的情况下,它已经随着建国之初的那一批士兵一般慢慢老去,这人一老身上的毛病就会越来越多,所以卫所制也是相同的情况。
什么士兵老龄化严重且军力削弱,士兵逃亡现象严重,军户田地被将官豪强掠夺兼并,朝廷财政压力大等等问题都一一浮现......
诸葛云疏说到这里,抬头看了眼书房内的所有人,特别是王夫子和陈仲渊两人,然后坚定开口:
“所以,军户制度必须改革。”
此话音一落,书房内落针可闻。
年轻一辈都震惊地睁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向诸葛云疏这位猛士。
这可是改革啊,古往今来只要一牵扯到改革,大多都是血雨腥风,一直到死不少人才能罢休。
这时,王夫子突然拍案而起,指着诸葛云疏道:
“你你你,还真是胆大包天啊!胆大包天!”
怪不得他右眼皮一直跳个不停,原来他家弟子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于是大手一挥,直接把除了诸葛云疏之外的其他弟子全都赶去了院子里,只留诸葛云疏一人在书房内与王夫子和陈仲渊两人在那里大眼瞪小眼。
最终,还是王夫子败下阵来,叹了一口气,开口道:
“你怎么能有如此惊世骇俗之想法?”
“实在是胆大妄为了些。”
王夫子口中虽然说的是批评话,可是要是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其实他的嘴角是一直扬起,带着微笑的。
陈仲渊一眼就能看出自家师弟此时的好心情。
不说别的,就说现在的读书人,哪一位能在没有入仕之前就能把大夏的军户制度研究的这么透彻的,就连里面的一些数据,就算是他亲自去找,都不一定能找到这么精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