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结果怎么样,大人的儿子如今是个怎么样的光景?”
“......”
人往往总是有这样的习惯,对于一件事情,不喜先知其经历,却急切地求于其结果。
诸葛村的这些族人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诸葛云疏也深知此道,她前面之所以铺垫了这么多,就是在这里等着呢。
于是,再次清了清嗓子,大声道:
“这位大人虽然心里备受煎熬,但是最终也坚持了下来,三年之后,他的儿子迷途知返,考中了童生,又过了三年,他的儿子考中了秀才,甚至于五年之后,他的儿子还考中了举人......这位大人坚持了十几年,不仅家中的唯一儿子成才了,就连他家中的十个闺女们也都十分出色,成了其儿子的靠山......
其实这个法子,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最重要的是,看你们能不能转变心态,就像这位府衙里面的大人,因为一时接受不了这个劝学方法里面的一些点子,所以,迟迟不见成效,就这样一直拖了这么多年,他的儿子才成才......
倒是,汉乐府的一位卖包子的人家,她们家可比府衙这位大人家条件差远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偷听到这个金贵的劝学方法后,闷声发大财,实施地很快,只三年时间,不仅儿子考上了秀才,就连家中的三个闺女们也都考上了,一个秀才每月有一两银钱和十斗米,那这家总共一个儿子和三个闺女,那就是每月可领四两银子和四十斗米,这可比卖包子夫妻两人每日风吹日晒的一个月只挣几百个铜板要好上太多了,不仅如此,这家还得到了知府大人的褒奖......”
诸葛云疏说了很多,为了让诸葛村的这些族人们对于这些故事有代入感,她从达官显贵,举例到普通商人,然后再到普通人家的百姓,总之这些故事只表达一点——只要按照这个劝学法子上的来做,不仅儿子可以好好读书了,就连闺女,甚至于整个小家也都能因此光耀门楣。
李婶子越听越激动,最终还是没能忍住,急切地开口:
“云疏,这到底是个怎么的劝学法子,你快说来给大家伙儿听一听。”
其他人族人们见此,也都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着,就怕错过一个字,从而导致用错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