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芸儿被困寺中,这小崔氏功不可没。被推出来背锅,一点不冤。
当然出于对浅草的保护,罗子昂自然不会将她推到前台做证,只是象征性的走流程将内容过了一遍,那么复核内容便与浅草无关。
种种迹象表明,王嬷嬷所查为真,只是并非全部真相。
后院消息愈传愈盛,不是源自仆妇八卦之心的自然发散,而是有人在推波助澜,只是做得相对隐秘。还有关键一环,就如那日杨芸儿所问,最初的消息是怎么传到小崔氏耳中的呢?
在这其中,于氏和王嬷嬷又做了什么?
正当莺儿同罗子昂努力往于氏这条线上挖掘时,于氏哭哭啼啼地跑来自首了。
“妾那日去针线房取针线,听闻王爷会推迟出发,心头一喜,回去同崔姐姐一道做针线时便提及了此事。”
“哪知崔姐姐听闻王爷是被侧妃娘娘劝住的,便有些吃味。”
“我原是劝她,王爷能在京中多留几日,对大家都是好事,我们姐妹只需遵王爷的意思,为穷人们多做些针线,为王府积善积德。”
“可是崔姐姐非但没听进去,还想左了。都是我不好,这么说来,我倒是这事情的由头了。”
至于那针线房中遇到的是哪个房里的丫鬟,于氏只推说来得日子浅,尚不认识。
于氏一边说,一边哭得梨花带雨,口口声声自揽责任,却句句避重就轻,还处处彰显自己同小崔氏同在崔后宫中的情谊,姐妹有难,不能见死不救。
这唱念做打,较之将责任统统推到丫鬟身上的小崔氏,高出不止一个段位。
且她关于针线房的说法,还真与檀云那边的消息吻合。
根据李泓暄自己的回忆,听小芸规劝延迟出京的消息只在婉儿院中说过。但李泓暄并没有当这话是秘密,婉儿这边有人往外说也正常。
不过,檀云还是在正妃院里细细筛查了一轮,确实有个小丫鬟去针线房是说过一嘴,但那丫鬟只承认说了事实,“王爷暂留府中,是侧妃娘娘留住的。我们上下都感激侧妃娘娘呢!”
据檀云的说法,看着那个小丫鬟被吓坏的样子,确实不像是有预谋的。
小丫鬟被审问的消息并没有刻意隐瞒,顺藤摸瓜,眼瞅着于氏即将被揪出。于氏竟然哭哭啼啼跑来唱了一出姐妹情深,揽责自罚的苦情戏。
所有供词都能对上,于氏这招釜底抽薪,主动招供便能免去嫌疑吗?
虽然没有她在后院煽风点火的实证,她表演的也十分到位,但偏偏这后院的主人是直男思维的李泓暄。
六小王爷本就看着这两人不耐烦,那一个被抓住了把柄关了起来,这个既然要装好人,那么成全你们姐姐妹妹吧,六小王爷当即大手一挥,将于氏也丢到小崔氏院中,一起关了禁闭。
两个麻烦虽然打包关了起来,可要如何进一步处理却颇为棘手,毕竟这两位是景泰帝御赐的,轻易打发不得。
于是,头铁的六小王爷准备亲自进宫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