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悲这才搀起刘景荣,让他跟在自己后面,门开后,两排杂役并排出来,站成两队迎接,地府掌司也出门迎接,拉着广悲的手就进了大门。二人一路上有说有笑,还时不时打量刘景荣,对他不住地点头,甚至还夸赞说:“高足虽资质平平,但人品端正,才高志广,定是救民济世之才医。”
“掌司过奖。”刘景荣自谦回答:“此行于国有利,于民有益,赴汤蹈火,义不容辞,只求一世安顺,不敢奢求更多。”
“此处不是谈话之所,还请二位来至书房。”掌司邀请二人进书房,嘴上还说:“自古阴阳不同路,饮食也不同,不能招待你们饮茶吃食,还请见谅。”
“无妨,此次为要事而来,并不为饮食而来。”广悲继续说:“国宝已几乎全部夺回,可以告慰神灵先祖了,只是,掌司曾说需要《千里江山图》和舞光杯,物品已经带来,经人初步检验,图画确定为真迹,舞光杯也感知到了灵力,不知道如何使用。”
“善,事不宜迟,本司这就操办。”随后,掌司立即安排人操办,他也借机讲了非要这两样宝物的缘由。刘景荣虽对王希孟和《千里江山图》有了部分了解,但还是被掌司所讲的事情震惊了。
原来,王希孟被召进书画院后,徽宗对他非常赏识,亲自培养他的书画创作。在此,要先说明一下,徽宗虽说热爱琴棋书画,任用了不少如童贯、蔡京、高俅及太傅杨戬等这些谄媚奸佞的小人,但为人并不昏庸。从他在金军南下时,立即把皇位让给儿子钦宗赵桓,从而规避亡国之君这一点来说,就可以看出他并非完全受奸佞蒙蔽。另外,《水浒传》中的徽宗在攻梁山不下,灭反贼无果后,能巧妙的利用宋江的梁山好汉来灭掉方腊的起义军也可知他的领导力。虽说真实的宋江只是被招安的小贼,不如书上说的传奇,加之徽宗在靖康年被俘虏后惨死他乡,可他能在国乱岁凶,风雨飘摇的乱世中在位25年,并急流勇退,也说明他并非我们认为的昏庸无道。
加之,徽宗本就是琴棋书画里的高手,一群趋炎附势的人自然也就极力锻炼自己的琴棋书画,期待借机受赏识而得重用,就算没有这些,徽宗爱好的琴棋书画也并不低俗,反而很高雅,全国上下的庠校书院自然纷纷效法,一时间高手才子层出不穷,而被选入书画院的无疑是高手中的高手。而且书画院和其他地方不同,是徽宗重点关照的地方,于是王希孟在此情况下受到赏识,足以说明他的优秀。
然而,徽宗见他少年聪慧,却缺乏历练,为了不让他白白浪费18岁风发的意气,就给他巨资做盘缠去全国各地游览,可一路上所见皆是天灾人祸,从北方大旱连年,蝗灾不断,到南方洪涝成片,各级官员层层加码,雁过拔毛,苛捐杂税等肆意盘剥,导致起义不断,烽火连天,民不聊生,进而百姓揭竿而起,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各地百姓怨声载道,民怨沸腾。此外,辽国和金国一直在北境集结,陈兵已达数十万,以致有了若是辽金愿意,即刻挥师南下,宋朝必定灭亡,若非宗泽、岳飞等忠君爱国的将领,只怕境况会更糟。
但王希孟也未忘记皇命,他一路悄悄来到各地名山大川进行采风,时不时地画出一幅幅画作,但他画完就扔,直到满意了才收藏起来。按理说,作为徽宗最赏识的弟子,又受了皇命来游览山川,王希孟所经之处,必然多的是趋炎附势之徒来巴结,就算没有这些,王希孟本就是个文采斐然,技艺超凡,无需科考博功名,无需皇封取利益,琴棋书画之造诣鲜有出其右之人,远见卓识之睿智罕见超越之才。一路上根本花不到自己的盘缠,多的是人愿意为他买单铺路;可王希孟依旧身着布衣,携带文房四宝和简单酒水干粮,所到之处用眼感知山水相依之美,用耳倾听高山流水之声,用鼻深嗅林木花草之芳香,学山林樵夫脱掉一支衣袖,用肌肤感知夹杂着各种芬芳的微风,用心感悟所处之所的美景,但从未找到适合自己可以向徽宗呈现的《千里江山图》。直到他来到江西庐山、鄱阳湖、九鲤湖、四叠瀑等景致,想起自谢灵运开始,庐山便是文人墨客的胜地。
王希孟描绘了山峦叠嶂和烟波浩渺的自然山水美景,在依山傍水的画卷中,画出了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同时水中穿插渔船捕鱼、泛舟游玩、行路的人物等,任何人看了都会感慨:好一派栩栩如生的江南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