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推理,警察和凶手相信的速度肯定不一样。
所以陈穹先去组了个队,顺便安排一下老情人们,然后才在最终一针引发混乱的第二天正式拜访领事馆,继续自己的使命。
比起昨天,领事馆大门外要热闹得多,无论是车辆还是人员都多出不少。
按照陈穹的理解,昨天跑来求助的有两种人,第一种是像戚阳这种全心全意相信国家力量并且本身就已经准备好回国的人;第二种则是知道自己不会得到美国政府帮助也不想回国同时脑子构造比较中式的人。
第一种很容易理解,第二种人的情况有点复杂,简单来说,这些人知道自己对美国来说不够重要,但是又不想回国,求助中国驻纽约领事馆,只是他们提高自己对美重要性的手段,所以才会对领事馆横挑鼻子竖挑眼。
这种做法不能说可笑,只能说相当的中式思维,最主要的是,美国人不吃这一套,倒是能把中国人恶心得够呛。
通常来说,这些第二类人大多居住在美国的平民社区,对于迅速恶化的治安环境感觉比较快,所以才不得不主动想办法争取统战价值。
等到了第二天,跑来求助的人就比较单纯了,这些人大多是在美国有体面工作的中国公民,因为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都不错,所以没能第一时间感受到环境恶化,等到晚上发现情况不妙也不敢出门,提心吊胆熬到天亮立刻拖家带口跑到领事馆来避难。
这些人的诉求也很难说,他们害怕危险,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也不想回国。
所以现在来领事馆避难的人分成三部分:一门心思想赶紧回国的;想回国又舍不得放弃美国工作的;不想回国又害怕遇到危险的。
当陈穹走进领事馆的时候,就看到这三种人吵成一群,整个领事馆里乱哄哄的,丝毫没有平时的秩序,大厅里甚至还有打地铺的人没有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领事馆的警卫们当然也不可能休息,全都在楼下转悠,其中有人认出了陈穹,想起昨天总领事说过的话,于是主动迎了上来说道:“您终于来了,总领事要见你。”
“他是谁?”旁边一个中年妇女听到警卫的话,警惕地看向陈穹,高声说道:“我们的事还没有解决,他可不能插队。”
警卫皱了一下眉头,向妇女说道:“我已经给你解释过了,领事馆没有权力要求美国政府接收什么人,看在你是华人的份上让你在这里避难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妇女看了他一眼,愤怒地说道:“我没有中国国籍你们中国政府就不管我了吗?”
陈穹这时才想起来昨天好像见过她,于是向警卫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然后向着妇女笑了一下,故意提高声音说道:“巧了嘛这不是,我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纽约政府已经答应接收一批在领事馆避难的人,有没有美国国籍都行,我就是来接人的。”
妇女顿时高兴起来,“你看人家美国才是尊重人权。”
“是啊是啊。”陈穹努力让自己笑得很真诚,他大声说道:“所以有人想跟我一起走吗?我可以先送走一批最迫切的,不用谢!”
他说道:“我可是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