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场可能爆发的激战,在双方的谈判下得以平息。李傕、郭汜和张济放弃了追击,转而护送着小皇帝的车驾,浩浩荡荡地向洛阳进发。
解决了目前的危机之后,小皇帝更是当着数万将士文武百官的面,开口封赏一众官员。
拜李傕为大将军,领兵去池阳驻守。郭汜为车骑将军,领兵去高陵驻守。拜张济为骠骑将军,回陕驻守。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又拜董承为安集将军。
升任力挽狂澜的张闿为镇南将军、扬州牧,千寿侯、假节、仪同三司、开府。
都假节、开府,也是怕力挽狂澜的张闿不满,经过小皇帝和太尉杨彪等百官的商议之后,才给他的权利,以此来安抚于他。
而张闿起初也确实很不满,李傕、郭汜和张济有精锐的西凉铁骑在手,对小皇帝给他们的官职,张闿没有任何意见。
但对杨定,杨奉和董承三人的官职就有点不满了,三个败军之将,何德何能屈居高位。
但小皇帝或者是文武百官的考虑还是非常的周到,不仅给张闿封了侯,还给了假节和开府的权利,仪同三司的待遇。
而军职给了四征、四镇、四安中的镇南将军,牧守扬州。这让张闿非常满意,没当场掀桌子。
最让张闿满意的是,小皇帝居然把寿春作为自己的封地,还叫赐名为:千寿侯。这可把张闿高兴坏了,都有放弃为斩龙刀解开封印的想法了。
(仪同三司:享受与三公太尉、司徒和司空相同的待遇)
封赏完成之后,李傕、郭汜和张济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他们在长安的时候,一个自认大司马,一个自认大将军,但那是他们自己领的官职,跟小皇帝当着数万将士的面亲自开口封赏可不一样。
就这样安抚好各方之后,接下来就准备继续东归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