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超古代的终结

人类是被憎恨着的,恶龙被杀死时,祂会痛恨没有提前杀死所有人类,而在之后迎来了自己的死期,

恶龙是被憎恨着的,还记得那场战斗为何开始的人会憎恨祂,失去一切的人会憎恨他,勇者或许也会憎恨他,因为祂,勇者也失去了一切。

勇者是被憎恨着的,他杀死恶龙,解除人类无数个纪元的枷锁,可在数百年的战斗中,只是余波,却也让更多人死去,剩下活着的人早已忘了上面的战争从何时开始,又是因何开始,但他们会记住抬头看见的第一个恶魔,那就是导致他们数百年间被毁掉一切,只能缩进树洞的元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或许恶龙却不会憎恨他,恶龙从来都只会期待更强者,但祂会嘲笑勇者,嘲笑他与自己打了几百年,到最后,究竟得到了什么?会诅咒勇者,诅咒他在之后的无限时间里,变成他最想杀死的存在,变成他想拯救的人类最恐惧的存在,变成,连他自己也杀不死自己的存在......一只半龙半人的怪物

无论在哪个世界里,他都再无归宿

整个故事里,没有谁得到了救赎,其实所有角色都在失去。

而真正让何亦感兴趣的,是第二部分,

也就是,这之后的故事。

虽然第二部分可能只占了整本书大约四分之一的厚度,但是从这里开始,故事的前提已然不是“超古代”

在第一只巨龙被杀死,那个人冲入黄金城寻找第二只巨龙时,故事出现了分歧,最关键的一点,也是何亦最熟悉的名字出现了——黑龙 尼格霍德

分歧点就在于,一种说法是,另一只巨龙就是尼格霍德,在见证了自己同伴的死去后,他以倾世的愤怒跳下了树顶,霎时间无数毒蛇从地面钻出来,和祂一起啃食那棵树的树根,祂要将那颗树推倒,同时向树上树下所有生灵复仇。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外出战斗的巨龙在离开之前,曾留下一个分身,用来陪伴另一只巨龙,可那个分身在看到巨龙被杀死后,便直接吞掉了正在熟睡中的另一只巨龙,然后自知不敌的他跳下树顶,躲进了树的根里,而这个分身就是尼格霍德,他在树根里消化另一只巨龙的力量,并且终将于某刻醒来,掀翻巨树,毁灭并奴役一切,建立专属于祂的国度。

就何亦看来,他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因为第二种说法提到了“奴役”与“祂的国度”,这与现在所知的事实情况是有高度契合度的。

第一种说法后续的故事十分简写,大约就是尼格霍德确实在某天咬断了那棵树所有的根,于是巨树轰然倒塌,树上的生灵全部毁灭,而树下的人类离开了巨树的荫庇得以生存。

而第二种说法,后续故事则要详细许多,某天,尼格霍德如期醒来,正要从根部推倒整颗巨树时,一些曾被金色血雨淋中的奇怪人类组成军队,来对祂进行了讨伐,尼格霍德从他们身上嗅到了熟悉且耻辱的味道,所以祂挥舞骨翼,杀死源源不断军队,将他们的身躯刺穿,将他们的血液放空,将他们的头颅堆集成关于绝望的,比天际还高的骷髅王座。

这本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但在这本书第二部分的最后却这样写道:

【直到两个诞生于树顶上的存在加入,几乎颠覆了这整场战争】

故事,在这里停止了。

整本书关于这“两个存在”的描写,只有这一句话,

并且如果联系起现实,这里虽然写到了“几乎颠覆”,但事实却是,这“两个存在”的结局,应该也失败了。

不然也不会出现再之后的龙之国度。

何亦记得,上一次看到这里时,还是那次去与凯撒的决斗前,在图书馆看的,

那时并没有注意,后来正打算继续看时,又被楚子航打断了一下,所以直到后来真正闲暇时,他再来看这本书,才发现......

从这本书大约三分之二多些的位置开始,后面的字体全变了,各种奇怪的字符穿插在一起,甚至还有些从未解译过的玛雅文与圣书字,就算出现了部分能够同时解译的一句文字,可将其意思联系在一起,却也是完全没有任何逻辑的语言,

直到整本书的结尾,以竖排分行形式写下了三句简体汉语:

【他就是那个时代里,最初的屠龙者,也是最后的屠龙者。

他曾向所有树上树下居民的血里留下印记,

待他再临时,凡是与龙相关的东西,都将是他杀死的目标】

也就是,灭亡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