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斗酒劝谏

酒海钩沉 酒趣 1314 字 11天前

话说这天齐威王正在宫中饮酒,已经当了官的淳于髡来了。

齐威王正一个人喝酒觉得没意思呢,刚好有个陪练的,怎么可能轻易放过淳于髡。于是让他坐下来一块喝。

君臣俩人喝了几杯,齐威王问:‘’听别人说,你挺能喝的,到底能喝多少酒?‘’

淳于髡答道:‘’臣有时候千杯不醉,有时候三杯就倒。‘’

齐威王有点奇怪,问为什么?

淳于髡回答说得看跟谁喝,什么时候喝。

又接着解释,跟君王喝酒,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引来杀身之祸,所以战战兢兢,不敢敞开了喝,是以喝不了几杯,就得装作醉了,其实脑子里清醒的很。

回家跟妻妾喝,看着唯唯诺诺的,很多时候没有了喝酒的兴致。

跟同事喝,地位低于自己的,阿谀奉承的巴结,还没怎么喝呢就被对方拍的找不到马屁了,也显得不能喝。

最能喝的时候是和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朋友喝酒,可以敞开了放开喝,也不用怕得罪谁,也无需担心说错什么,那就是酒不可斗量了。

其实淳于髡的这番话当然不会像我写出来的这么直白,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些话放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不过时。

比如说那些喜欢耍酒疯的,我认为他心里是清醒的。即便是真的喝多了,耍酒疯也要看看对方是谁。

地位比人家高,觉得能呛得住人家,耍耍酒疯装装无赖,对方不能把他怎么滴,那就耍呗。

如果对面坐的黑社会老大,你一个小混混,不悄悄的闭嘴,就有可能永远闭嘴。这时候还敢跟对面那位叫板,你以为自己是刘华强啊!

所以我对那些喝点酒借着酒劲出言不逊的,只有一次。下次这种人得离他远点,不是怕雷劈时候连累自己,而是怕那些脏血溅身上了。

咱们喝酒的人都有这种感觉,酒友们对脾胃了,多喝点也高兴。一旦感觉到别扭,再好的酒也喝不下去了。

这不,战国着名的纵横家张仪,喝酒时候就遇到了烦心事。

张仪在许多地方混不下去,到了哪里不待见,最后跑到楚国令尹昭阳家里,做了个门客。

令尹是个官名,相当于国相。

门客是春秋战国时期有钱人豢养的打手,但是这部分人并不打架,就是主子有难题时候,给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