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不可因小失大,人家可快来了。”
若是春霞在,定能认出这婆子。刚进京城时,她因为救人惊到了马车里的人,跟他们的侍卫还打了一架。
宋婵一听这话,想起了正事儿,立刻收敛了神色,狠狠瞪了翁晓晓一眼,去了自己的包厢。
站在楼梯口的郑榕刚好看到了这一幕,不由地会心一笑。
见夫人过来了,平安、顺遂忙上前请安。
郑榕对他们点了点头,使了个眼色,便一人走了进去。
听到平安他们在请安,便知道杨夫人到了,翁晓晓站起身,解开了惟帽的带子,以真容迎接。
等郑榕走进来坐下,翁晓晓才上前见礼,“翁晓见过杨夫人。”
郑榕面带微笑地打量起翁晓晓,略带惊艳,傻儿子的眼光倒是真不错。“世人惯常拜高踩低的,姑娘不必介怀。”
翁晓晓笑着摇摇头,“跟什么人都计较,太累了,也不值得,我没放在心上。”
郑榕果然还是原书中描述的样子,淡泊从容,面目慈祥。
这姑娘正如杨朔在信中描述的那般,不是庸脂俗粉,沉着、冷静、有见地。
郑榕指指身边的座位,“过来坐,”又看了看桌上的礼盒,“都快成一家人了,不必这般客气,这些东西,平时我是不用的,不必破费。”
“初次见面,一点心意而已。夫人简朴,翁晓受教了。”
郑榕一身灰色调比甲,发髻上也只有一枚翡翠簪子,即便是守寡,都太素净了一些。
“我这身子无碍,只是有点老毛病而已,你们不必挂怀,我会保重自身的。”
翁晓晓笑着点点头,“夫人是将军的主心骨,夫人安康,将军才能勇往无前。”
“我陪朔儿的时间太短,心中有愧,也陪不了他多久,以后就劳烦你了。”郑榕伸手握住了翁晓晓的双手。
这是未来婆婆,人家客气,她可不敢顺竿爬,“夫人是为了大义舍了小家,将军心中是明白的,从没听他抱怨过什么,只说夫人不容易。劳烦更不敢当,只是略尽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