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不愧是种田的老把式,很快就琢磨出两个方法:
一、 地窖储存:选择一个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窖。将红薯秧整齐地放置在架子或竹筐上,定期洒水。
二、沙土埋藏:选择一个干燥、通风的地方,铺上一层沙土。将红薯秧埋入沙土中,确保秧苗完全被覆盖,定期喷水保持沙土湿润。
行不行的只有试过才知道,翁晓晓自然不会打击别人的热情,“那就一事不烦二主,继续辛苦二哥了。”
二儿子做不了作坊的管事,但是能把地种好得到东家的重用,一样前程不愁,刘远求之不得!
“交给他您放心,侍弄庄稼最上心了。”
翁晓晓笑笑,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每个人做得事情,我心里都有数,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臣。”
刘远忙拱手致谢,“给东家做牛做马,我们一家人也甘心情愿。”
东家仁厚,他们家算是遇上贵人了。大儿子这次拿回来三百两银子,三百两啊,他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大张的银票!
原本还怕兄弟俩差距越来越大,如今这个担忧都不存在了。这样的好日子还有啥可愁的,事情做好了,东家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明年我还要种新作物,旱田本就不多,以后就不往外租了。忙不过来你们就另外找人,但要把好关,往后这里种的可全是新东西,没我的允许,不准漏出去一个。”翁晓晓严肃地说道。
刘远缩了缩脖子,这担子可不轻,“东家放心,一定按照您的要求来办。这么敞着,很难防住人,要不要修一圈围墙或者篱笆?”
种成之前,种成之后都需要保密,翁晓晓环顾四周,“那就修一圈竹篱笆,您安排便是。”
刘远笑着应下,有了这个差事,今冬又没有闲人了。
有事做,日子才越过越殷实,庄子上早就没有揭不开锅的人家了,年轻后生娶亲都要可劲地挑选呢,娶个厉害能干的人过来,那兴许就是第二个高桥。
......
安排完庄子的事情,暂时没了牵挂,翁晓晓便准备进京了。
西北战事持续将近两个月,应该快有个结果了,打到寒冬腊月,天时地利都只会对拓王更有利。她不想在这边干等着消息,越等心里越不安。
“姑,家里就拜托给你了,顺遂我得带上,秋月您多费心。”
凤姑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也是惦记着西北情况的,“你去就是,家里人各司其职,我费不了什么心思。年前能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