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常青不是文曲星下凡,一次中举已经用掉了所有的气运,春闱自然而然地落榜了,这个结果在所有人的认知和接受范围,没什么遗憾。
打定了主意再战三年,林常青便很快调整好了状态,还请薛钊帮忙,弄了个国子监旁听生的名额,可以堂而皇之地进最高学府学习。
除了祖母过世,儿子出生这样的大事,林常青才请了些假,别的时候都是在学堂度过的,连休沐日都很少回家。
寒来暑往,功夫不负有心人,林常青再战春闱,以二榜一百九十九名的成绩中了进士。
一门三进士,忠信侯府暗戳戳地抖了起来。
不争气的儿子突然给家里挣了大脸面,林智大喜过望,连摆了三天的流水席,把能请的宾客都请了来。
成绩出来后,爷俩就深谈过一次,林智希望林常青继续留在工部,林常青的老上司给说句话,这事儿便能板上钉钉。
但林常青不同意,“表兄走时就说过,若是日后中了进士,建议我去西北。皇上在那边经营多年,是有感情的。另外,陆耀文陆先生在那里,那可是皇上潜底时就看重的人物,以后前途不可限量,跟着陆先生,就是跟着皇上。”
有了这套说辞,林智自然要掂量掂量,京里的人脉也就这样了,若是能有封疆大吏保举,的确前途无忧。
林智同意下来,便去给林常青走动运作,去江南的争破了头,想去西北则没费好大的力气,很快就拿到了七品县令的任命书。
祖母已过世,父母年龄不是很大,林常青又不是长子,他媳妇白梅不需要留在府里尽孝。杨氏也希望白梅能跟着过去照顾。两个孩子年幼,留下哪个也舍不得。最后,只能一家四口收拾起行装,同去上任。
德宝听到林常青这边的消息,送来了几个护卫,“这是翁晓跟将军的意思,那边民风彪悍,让他们给大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