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毕竟无缘无故。

各部准允的意思就是要让六部尽快按照郭琇和年遐龄的上书写出一个章程来。

事已至此,一切已成定局。

朝臣们都很清楚,湖广七州只是一个开始。

散朝之后,四爷照例去了永和宫看望额娘。

德妃倒是知道今儿个前头朝堂之上不安生,只是后宫不得干政,德妃自然不会去提。

德妃只是心疼地叫赵嬷嬷上茶:“眼下老四你心里有主意,我这个做额娘的也不必多插嘴什么。额娘只说一句,你皇阿玛是天下之主,只是同样也是你的阿玛,是诸位皇子的阿玛。”

德妃是真担心自己这个儿子太忠正耿直和万岁爷的关系生疏了。

往后谁继承正统那还是没影儿的事,眼下直郡王和太子爷斗的你死我活的,最后登上那个位置的人是谁谁又说的准呢?

德妃眼下只盼着老四能趁着万岁爷还在的时候从贝勒爷走到郡王甚至是亲王,自身的倚仗越多越好。

老四是个聪明人,只要往后登上大宝的不是老八那样的,总归不会做出赶尽杀绝那样的事。

德妃甚至还想到了小十四,再过几年,后头年岁小一些的阿哥也要长大些了。

十四那个性子,倒是格外适合说些荒唐话谏言的。

德妃心中百转千回,望向四爷的目光也充满了关切。

四爷先站起身拱手谢过了德妃关心,再坐下时也并没有说太多:“儿子明白。”

四爷这话一出,德妃顿时心里更发愁了。

真是,老四这个榆木疙瘩。

德妃气不打一处来,难得对自己这个儿子摆起了脸色:“你知道,我看你是一点儿也不知道。赶紧回你的户部忙去。”

德妃抬手赶人。

四爷向来是个不外露的人,哪怕给皇阿玛写了家书对着苏培盛也要说成是折子。

毕竟四爷那会儿确实是准备写折子向皇阿玛陈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