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焚书坑儒(下)

根据推测,他现在的时间是公元前220年,所以他们之间相差的是2244年吗……

关于焚书,他以后的想法估计跟老师说的也不会相差太远。

只是那上面说的问题,他确实需要注意一下。

要是他搜罗来的人才都不给他做事,不给他献策,那他就白找了。

愚民政策,他觉得挺好,百姓只要好好务农就行,不需要议论国家大事。

汉,刘邦跟萧何聊着,“萧何,秦朝的那些书册真的都没了?”

萧何,“陛下,这天下大乱,秦始皇又烧毁过书籍,项羽又曾火烧咸阳宫,想要收集剩下的书籍并不容易。”

刘邦,“多派些人出去看看吧,能收多少收多少,始皇帝留下的书被毁了,乃公就去把其他的找回来。”

至于那1924年?

他才不在意呢。

他大汉能延续那么久吗?

唐,李世民依旧会为后人的评价而感到震惊。

不妄下定论,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一个人的猜测如果跟其他人的猜测一致,即使他/她心中清楚,这是猜测,但依旧会下意识地下定论。

比如你根据一件事猜测某人很残暴,另一个人也觉得很残暴,你们意见一致,即使只是猜测,但你们心里已经认为那是个残暴的人了。

这评判的角度,很不错。

不如让史官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