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也没事,回去也是被公社干部打扰,李文干脆去县城转转,顺便拜访一下以前的朋友。
“一晃眼七八年没回老家了,这渭河县的变化真是越来越大了。”站在县城西门三叉口的大转盘前,李文一阵感慨。
宽敞的柏油路先不说,大路两侧门市和住户家门口的人行道也都铺上了红砖。一眼望过去,红色的人行道和黑色的柏油马路相互衬托极大的提升了县城的市容市貌,给李文一种八九十年代县城的感觉了。
市容市貌和一个地区的经济有很大关系,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些年县里经济发展不错。
不过打量了半晌,李文总感觉哪里怪怪的,有些不和谐。
“哎!我就说,咋总感觉哪里不对,原来是没城墙了。”
直到李文看到了不远处一二百米残存的城墙时,狠狠的拍了一下大腿才恍然大悟。
“我就说那不对劲呢!这才短短七八年时间,城墙都拆成这样了,实在是太可惜了。”望着远处残留的一节老城墙,李文有些痛惜。
李文六一年刚穿越过来时,渭河县的城门楼子还在,当时整个城门楼子都是用青砖砌成的,看起来很气派。
城墙虽然是黄土的,但也比较完整,当时为了防止破坏分子,晚上还有巡逻人员在城门口巡查。
虽然小二十年过去了,但李文还清楚的记得,当时他和父亲几人来县城卖鱼时,几人都是背着鱼偷偷从一段损坏的城墙缝钻过去的。
直到一次白天去县城,李文亲眼看到了完整的城墙和城门,才真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历史的厚重。
因为城门太窄影响城市交通和发展,在六二年的夏天,渭河县的城门楼子被拆了。
当时很多老一辈人前来围观,发出阵阵感慨,不少人直呼时代变了。
没了城门楼子的城墙彻底就像脱了衣服女人,彻底失去了防御的作用。
慢慢的,土城墙在雨水和时间的冲刷下逐渐变矮,很多地方出现了坍塌和裂缝,但它依旧坚强挺立着,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作为过来人,李文深知,这老城墙才是一个地方最直观的历史表现,也最震撼。
当时李文写作有了一定名声后,还专门给县里写了建议,希望县里可以注意保护一下古老的城墙,毕竟古城墙也有千年历史,是一座巨大的文物。
对于李文的建议,当时县里看在李文捐钱的面子上也点头应许,派专人宣传不可随意拆城墙上的土回家垫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