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是说此事确实子虚乌有了。
臣不敢,臣只是据实禀报。
嗯,朕相信你,连你们都查不出来,或许真是朕多虑了吧。
李府那边呢?
尚书令大人常去李府,不过李府有高手暗中盯着,我没办法听清他们说什么。
继续盯着吧,墨御医那里呢?他的家人没事儿吧。
目前安全,随时都能把人救出来。
好,一定要确保他们的安全。
……
都城气氛诡异,落叶城倒是一派政通人和之相。
岷水河里,每天一派繁忙景象,众人齐心协力清理这河里的淤泥,等来年河里涨了水,这两岸的百亩良田,又是一处鱼米之乡了。
李师爷倒也有些能力,主要是吴迪这个通判亲自出马,城里的那些富户谁敢不给面子,以往一旦朝廷需要赈灾了,徭役赋税了,官府还不都是巧立名目,横征暴敛。
如今吴迪让他们赈灾,虽用的是通判的身份,可这手段却是高明了不少,他没有巧立名目,皆是据实相告,主要他更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吴府,除了娘亲跟三个孩子和几个丫鬟看家,夫人林淑玉亲自设了粥棚,带着家人,下人一起给灾民施粥。
都说为富不仁,可这讲仁义的还是多数,城里很多富户还是有爱心的,只是以往捐的钱物全被官府之人贪墨了去,真正用于灾民的极少,这才让人心变的冷漠起来,如今见通判夫人亲自带头,大家那份爱心又被唤醒。
短短几天,银子就筹集了几万两,吴迪又让师爷找来了工匠,做了功德牌坊,上面详细记录了捐赠人的姓名,捐银数量,灾民更是对那些牌坊上的人感恩戴德。
这一下子,激起了大家的积极性,就连百姓也有捐赠者,虽然数量极少,可对于这些灾民来讲,或许就能多救一条人命了。
最让大家积极救灾的是,城里的粮价竟然也稳定了下来,要知道在以往有灾情的时候,那些粮商必定会趁机暴涨粮价的,别说老百姓,就是大户人家面对高粮价,也是苦不堪言,即便是有心帮忙,也是无能为力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次却不一样,涨了几天的粮价居然没有继续在往上涨了,甚至还稍微降了一些,只是比平时的价格略高一些而已,这已经是天大的福利了。
没人知道,这一切都还要归功于吴迪的另一个身份。
吴迪深知,即便是发动全城之力,这数万灾民也不是那么好救的,几万两银子,这数万灾民,还有各县没有到府城来的,怕是也有数万人了,最后不管是给赈灾粮,还是给赈灾银,总归这些人还是要管的。
人多肉少,只能在这肉上想办法了,如果按照现在城里的粮价,这几万两银子只怕是也撑不了几天了,于是他找来了城里的几大粮商。
三大粮商对于被叫去问话,倒是没有感到意外,以前这种事也发生过,一旦有灾情,官府需要银子,需要粮食,自然就把主意打到他们这些大户身上,这倒也是一件稀松平常之事,无非是借着名头伸手要钱而已,只要打点好了关系,到时候粮价一涨,赚回来的何止百倍。
可这次却不一样,这通判虽然只来了两年多的时间,可他的为官之风早已经在城里传开了,廉洁奉公,刚正不阿。
通判夫人更是亲自设粥棚救灾,引的城里不少富户争相模仿,就连城里募捐的银子,也从不贪墨一个铜板。
这样的通判找他们去问话,以前那一套自然是行不通了,三人心里都泛起了嘀咕,计算着该如何应对。
见了他,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草民见过大人。
吴迪笑着说道:都起来吧,今日把三位掌柜找来,是有事找你们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