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越来越多的百姓对自己跪下,黄福的心中也是有些无奈。
自己好像有些喧宾夺主了。不过,这是百姓对自己的爱戴,自己也没办法阻止。
“诸位,请起。”
“快快请起。”
“快快请起。”
…
看到黄福去搀起跪下的百姓,刘永诚和王翱并没有阻止,也没有开口催促。
不过,刘永诚在望向黄福的背影时,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光芒。王翱则是有些崇拜的看着黄福。
在他心里,当官当成这个样子,才是当官的极致。
位极人臣,不过是私人之利罢了。
为官者,应该为百姓谋
…
陈国都城,城门之下。
因为黄福是老官,而且在安南名望极大。陈循便在朱瞻基和张辅的提议下到城门处接应,而朱瞻基和张辅则是在陈国城主府之外接应朝廷来人即可。
看到道路两边人群涌动,陈循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么高的名望,要是自己有一点儿错,自己布政使这个位置恐怕都要让给黄福。除非,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到足够与黄福分庭抗礼的名望。
说真的,现在的陈循只感到压力山大。
不知过了多久,黄福,王翱和刘永诚三人才来到了陈循的面前:“陈大人。”
“见过三位大人。三位,太孙殿下和张国公正在城主府等着三位。请。”
“请…”刘永诚三人对陈循说道。
城主府。
此时,朱瞻基和张辅正喝着茶。以他们两位在大明的身份地位,倒不是需要特别去迎接三人。
就在这时,被朱瞻基派去探查情况的何花花回来了。等到何花花走到熟练的坐在朱瞻基的一旁后,朱瞻基问道:“情况怎么样?”
“黄大人出现之后,所有百姓都很激动。”何花花回忆了一下刚才的场景,也是感到十分震惊。
她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从没看过有哪一位官员能够得到百姓如此爱戴。
见果然如此,张辅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嗯,如锡兄在这里为官十年,名声很好。如果不是因为如锡兄回到了朝廷担任工部尚书,安南百姓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被陈季扩煽动参见反叛。”
就在这时,张辅话锋突然一转说道:“不过,这样的话,陈先生治理安南的压力就很大了。”
“有压力才有动力,只要德遵兄撑过这几年,未来一定能够入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瞻基说的也是,张辅便点了一下头说道:“说的也是。”
“他们来了,我也该走了。”
说完,朱瞻基看着张辅笑了一下,张辅也是立刻心领神会的笑了一下。
第二日,朱瞻基便押送着陈季扩先行返京。刘永诚因为还有一些小任务,所以还需要在安南停留几日。而朱瞻基这一次因为需要尽快返京,所以他只带上了五百名士卒。
王翱见朱瞻基居然才只带五百人,颇为担忧的问道:“殿下,您不多带一些人护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