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获得好处的,不一定是曹家,但一定是继承了曹操思想的家族。
曹操还年轻,成为一代文宗并不是遥不可及。
一旦古文经学,彻底压制今文经学。
弘农杨氏占据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杨彪当然需要未雨绸缪,提前拉拢曹操。
二人上了酒楼,点了一些酒菜。
“我现在对入朝为官,没多大的兴趣。”
“要是杨兄愿助我成为一州刺史,我倒是愿意欣然上任。”
“实在不行,京兆尹、河南尹也行。”
曹操没有拐弯抹角,甚至愿意求助于弘农杨氏欠下人情。
杨彪脸色一僵,竟真的在考虑,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这绝非易事。”
杨彪都想谋划京兆尹一职,只不过时机还没有成熟。
他需要在侍中的位置,待上好一段时间,磨练磨练。
以弘农杨氏的底蕴,推举杨彪到九卿,也需要一步一步来。
混资历。
老传统了。
任何人都不能免俗。
酒过三巡,曹操装作有些醉意,询问道:
“杨兄,你对当今朝政怎么看?”
杨彪目光如炬,很显然没有上当。
“你我都是凡夫俗子,只要做好本职的工作即可。”
“越追求什么,越容易失去什么。”
曹操气势威凛,脸庞冷峻道:
“这岂不是成了尸位素餐?”
“大丈夫当怀鸿鹄之志,拯救苍生万民。”
“读书人,就应该有读书人的锐气和豪气。”
杨彪陷入了沉思,他何尝不想做一番事业?
弘农杨氏,世受国恩。
今天下混乱,杨彪又是实干之才,他当然想站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
冷静最重要。
有谋略、才能还不行,最重要的是“决断力”。
知道什么时候隐忍,什么时候冲锋,什么时候功成身退。
弘农杨氏为何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最重要的是左右逢源,不站队。
他们已经位极人臣了,权势世代流传。
杨彪还能做什么?
最多也是三公九卿了。
再往上爬,肯定触碰到皇权。
“弘农杨氏若是什么都不做,一定会走向没落。”曹操断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