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在完成一轮射击之后,防空部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马上调整射击诸元准备第二轮射击,或者迅速恢复隐蔽状态。
不过,这些经验基本都是几十年前传下来的了。
防空火炮最后一次大规模发挥作用是在越战上。
所采用的战法跟二战并无本质不同。
但如今已经是世纪之交,在接敌之前隐蔽设伏还算有意义,但完成一轮开火之后还想着重新恢复隐蔽就完全是自己骗自己了。
更何况这是一次演训任务。
意味着性质更接近于“战法验证”。
防空6旅接到的要求是在每一轮射击之后,详细记录下所有指挥参数。
以便事后跟另外一边雷达侦测到的弹道和命中情况进行比对。
在完成第一轮射击之后,祝学军一边指挥参谋军官记录数据,一边探出身子,举起望远镜试图观察自己的“战果”。
毕竟哪怕是高射炮兵,这些年来也已经基本实现了雷达射控,完全可以在屏幕上全程看到目标。
如今乍一失去这种直观手段,还有点不太习惯。
然而,祝学军只能通过望远镜看到如泼墨般深沉的夜空,以及依稀可见刚刚打出的炮弹炸开的淡淡烟尘。
靶机毕竟只是个反舰导弹大小的目标,在6000米高还是晚上,看不到也正常……、
好在,正当他觉得有点可惜的时候,无线电台中传来了指挥中心的声音:
“阴山01,羊山站报告,你部炮火准确覆盖目标周边空域,目标已被击落。”
“注意,目标02正在准备起飞,预计15分钟后进入测试空域,方位180……”
“……”
几乎与此同时,大概一百公里外。
京城军区北部防空指挥中心。
一群中高级军官正紧盯着面前两块大屏幕上显示的雷达信息。
在其中右侧的雷达图上,清晰地显示着刚刚的一个目标此时已经一分为二,并正在掉落高度。
正是刚刚被高射火力击伤,并最终导致解体坠毁的目标靶机。
只可惜,因为信息更新速率的问题,无法呈现出炮火命中目标的过程。
并且,当半分钟后数据再次刷新时,屏幕上再次恢复了一片干净。
这意味着那两段残骸已经掉到地球曲率不允许雷达看到的高度了。
而整个过程中,左侧的另外一块屏幕上,都没有显示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只有刚刚防空炮火在5900-6200米之间大面积爆炸时,那上面显示出了一个巨大的反射信号。
那是大量金属破片所产生的雷达回波。
“永进呐,看起来,这個用预警雷达提供大致方位,再用高射炮火做概略覆盖的思路,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嘛……”
坐在第一排中间位置的付全友转过身,对旁边一名身穿空军制服的中将说道。
“嗯……不得不说,单从打击效果上来看,比我们之前预期的还要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