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标对此并不满意,因为大明有太多强大的藩王,如朱桂、朱棣、朱樉、朱棡等。
尽管他们被朱元璋责骂,却不敢反抗,因为他们手握重兵。
朱元璋能压制他们,因为他是他们的父亲;
朱标自信也能,因为他身为兄长。
但他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能驾驭这些藩王。
毕竟,哪怕儿子成了皇帝,在藩王眼里,也依然是侄子。
更何况,他们都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元璋不可能为了孙子的即位,而除掉所有的儿子。
在朱标看来,这是一个几乎无解的局面。
朱标心里明镜似的,他明白,一旦自己的儿子坐上了那个位置,和各地藩王之间的冲突就像春天的野草,遏制不住地要冒头。
这种冲突,跨越千年,是中央与地方权力拉锯的必然产物。
中央若显疲态,地方势力便如野火燎原,难以控制。
朱标可不认为,自己那位钟情于“开沟挖渠”的儿子,能是朱桂那般文武兼备的对手。
别说朱桂,只怕朱棣、朱樉、朱棡这些个,哪个都不是朱允炆能轻易摆平的。
于是,朱标琢磨着,与其将来藩王们硬生生把局面逼到剑拔弩张,骨肉相残的地步,倒不如现在主动退一步,倾力支持藩王中势力最强的朱桂上台,以此交换他对自家子孙的庇护。
想到这儿,朱标对朱桂缓缓道:“世事无常,未来之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这话算是对朱桂先前那句“不至赶尽杀绝”之言的回应。朱桂沉默不语,朱标接着说:
“再者,我的想法只是一方面,立储这等大事,父皇的意愿,朝堂上的意见同样举足轻重。并非我点头,你就能稳坐龙椅。”
朱桂听罢,微微颔首,依旧未置一词。
这话不假,立储历来是国家头等大事,多少强盛的帝国因立储不妥而分崩离析。
蒙古帝国因汗位之争分裂,元朝储君之位引发连年战乱,匈奴更是因单于之位的争夺而四分五裂,最终逼得正统继承人投靠汉朝以求生存。
除非出现一位无可争议的嫡长子,否则,朝臣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定会各自站队,支持不同的皇子。
朝堂上渐渐形成各种派系,各谋其利。
到那时,谁能问鼎,全凭背后势力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