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这意味着国家将不再受外侵之苦。
虽说这话听起来不够严谨,可它确确实实反映了领导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随即雷厉风行,着手安排起相关事宜。
“大明国愿伸出援手,咱们也得拿出十足的诚意来回应。”领导人目光炯炯,对着座下群臣言道,“往后他们若有求于我们,咱们定要不遗余力地相助。”
这话一出,大臣们纷纷点头赞同,个个心知肚明此番合作的重要性。
他们国家自古便是礼仪之邦,援助之事自是义不容辞。
只是何时何地如何援助,目前尚无确切消息,但他们已开始未雨绸缪。
“此事大家都有所耳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筹备周全。”领导人继续说道,“我已向父皇禀报并获准实施。”
另一边,朱桂将此消息传达下去,而皇宫之内,朱元璋已召集所有文武百官。.
既已承诺援助,行动必须迅速。
文武百官听闻此讯,皆是惊讶不已,不解朱元璋为何会答应援助远在欧洲的国家,毕竟他们对那片土地一无所知,更不清楚那里是否藏龙卧虎。
面对疑惑,朱桂主动站了出来:“各位请放宽心,关于欧洲的情形,我已有了大致的了解。据我所知,多数欧洲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及我国,况且我们还有火枪在手,无需过分忧虑。”
朱桂的话语落下,群臣面面相觑,心中对这未知的合作是好是坏难以定夺。
或许情报有误,欧洲的实力远超他们的想象,这样的顾虑不无道理。
见众人半信半疑,朱桂当即立下保证:
“身为十三皇子,我在此向各位保证,此事万无一失,请大家相信我,定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
朱桂的承诺让殿内一时静默,无人质疑他的权威,毕竟他是大明最具影响力的藩王,且此事已得朱元璋首肯。
即便有人心存不满,也无法改变大局。.
接下来,便是尽快给予对方答复。
半月之后,一切准备就绪,朱桂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启程。
对于一个发展落后于大明的欧洲,似乎派如此多的军队显得多余,更何况,军中还配备了一支火力强大的火枪队。
得益于铁路的建设,行军速度大大提升,从京城到边境,仅耗时不足一日。
而接下来,他们将乘坐飞机直抵帖木儿国。
帖木儿国亦是严阵以待,全国上下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无人知晓大明的使团何时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