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想了想,瞅着孙宗远:
“一片荒山野岭上,怎么养莲藕?我怎么没听说过呢?”
“我的想法是建设藕池,里面放上土,施上肥料,明年五一左右就可以种藕了!”
“成千上万亩的藕池,你从哪里来藕种?你从哪里学来的种藕技术?”
李建国继续问道。
李书记的话还真是实话,现在的年代,还没有荒滩种藕技术,更没有南斯拉夫莲藕品种的进口。
孙宗远没想到超越现在时代的技术了,但是自己挖的坑不得自己填吗?哪怕是流着眼泪。
“这不是去年我去农学院谈养猪的事情时,在一起吃饭听他们随口说起来的,我就问了几句,还找了本书看看学习一点知识,当时就感觉我们这里种树树不长、种草草不长的不毛之地不就可以开发养藕了吗?”
“我还想,就是藕种不够,我们也可以种植水稻啊,我们这里一般都是种玉米、地瓜和谷子,很少吃到大米,让群众种点水稻换换口味,改善群众的生活也不错,难点是建立藕池或者水稻田需用资金还是很多的。”
“建立一亩藕池需要多少资金啊?”赵云成问。
“一亩藕一般分两个藕池,底下水泥铺地十公分,围个五十公分高的圈需要一吨水泥和五百块空心砖,池子里还需要填至少四十公分的土,种植的时候一亩地还需要1吨土杂肥和20公斤复合肥,成本合到一亩地450元左右吧,具体施工可以做个详细预算出来。”
“那么多啊,一般人还真的承受不了。”赵云成挠着头发说。
“荒漠化治理,上级应该有扶持资金,我们乡里最好再扶持一点,户里的投入就会大大减少。如果我们在出台优惠政策,比如十年不缴纳承包费等任何费用,可以调动部分群众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