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财神爷

“各位领导、前辈,我们按照每年吸纳外地1万个家庭来乾河,那就是约4万人,每个家庭生产和消费假设能够产生1000元税收,那就是1000万,占全地区去年税收的1%吧,如果持续不断的这样,我们的经济发展也就有了最基本的1%给我们顶着。对吧”

“是这个理,继续说!”谭晨贵书记听着孙宗远的话,理解方面有点晕了,好多东西都不是这个年代出现的思想,太超前了!

“我们地区这几年在地委的领导下,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名,发展速度连续两年让第一名,但是城市建成面积不说与省城和青市相比,就是和我们排名之后的两三个地区也有差距,这是事实吧。”

“乾河市作为乾河地区经济、教育中心,一直以来都是下面群众生活就业追求的目标。”

在座领导直点头,这是他们的软肋啊,都心知肚明的。

“教育产业一年吸纳外地人口初步说是2万人吧,我们下面六个县80多个乡镇,每年毕业的初中生大约有8万人,按照30%比例进入市里工作,那就是,几年之后成立家庭就需要套房子,也就是说每年刚需至少套房子。”

大家点头,也不说话,就等着孙宗远给他们讲。

“每套房子平均面积100平米算,那就是建设200万平方米楼房,我们占在都是多层,容积率大约是0.4-0.5之间,松散点就是0.4,紧凑点的是0.5,那么占地就是400万平米,再加200万平米道路公园学校等配套,那就是600万平方米,折合9000亩地,这就是城市扩张的速度,还不算建设大学和经济用地,同比一倍的话,一年之际扩2万多亩地,15平方公里。”

“当然,2万套商品房,地区至少有3个亿的收入,只是这一项税收增幅30%以上啊!”

大家都震惊了,现在乾河市城区面积才48平方公里,以后一年扩建15平方公里?震惊啊?

太震惊啊!

照这个速度,不用十年,乾河地区不就成了全省最大城市了吗?

“十年后,我们乾河地区经济总量会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会达到70多个亿,我感觉出不多少!”

“咳!咳!好了好了孙宗远同志,我们十年后基本就回家看孙子了,说点实际的,还是建立大学的问题,我看分三步,今明两年争取建设第一座大学,然后每两年申请建设一座,争取十年内建成四所大学,当然趁着其他地方没这个想法,我先下手为强,争取做多越好!”

谭晨贵书记说道。

“我今晚上不睡觉也得做。个规划,乾河如果建起来几所大学,我们也算给乾河人民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个人仕途进步那不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