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没有人知道,那我告诉大家,如果一个人每年食用2斤粉条的话,就是20亿斤,是我们的1万多倍,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市场是多大?潜力有多大?”
“全国现在粉条产量去年不到5亿斤,潘家疃的粉条加工大有可为!”
下面潘家疃的干部听了热血沸腾,其他村的干部也都是在心里打小算盘:
是不是我们回去也要去做粉条加工呢?
“但是我说市场前景很好,但是我对于潘家疃的粉条加工产业按照现有条件我非常不看好!”孙宗远斩钉截铁的大声说道。
会议室里轰的一声,大家都懵了,刚才不是说的大有可为吗?怎么又说非常不看好呢?
“这就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这就是技术规范化的问题。在现有条件下,生产粉条必须是要添加明矾的,但是加多少,全靠工人手里的调羹,不同的人用的量不一样,不同时段添加明矾也不一样,所以每一缸的粉条糊,里面的明矾含量是不一样的,多了对身体是有害,少了粉条韧性可能有欠缺,是吧?”
大家都点头。
“我们应该去找专家咨询,一百斤里面到底是添加明矾多少,才既不对人体有害,又添加了粉条的韧性,每一批的淀粉添加相同比例的明矾,才是规范统一的。”
“第三个方面是产品的环保,大家看潘家疃的加工过程,不知注意到问题了吗?我看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孙宗远继续说道。
“首先工人是否有传染病?做过体检了吗,什么时候做的?不至于一个传染病患者来做吃的东西,然后又传染给其他人吧?”
“再一个是没有工作服,工人手也不干净,头发裸露万一落几根头发进去,我们怎么吃?”
“使用的加工工具太落后,泥盆泥缸,盆檐都积存很多淀粉变色了,万一掉一块进去,生产的粉条质量如何保障呢?”
“再者,生产淀粉的废水随意排放,满大街都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你在外面晾晒的粉条卫生这么差,顾客来了还敢买吗?”
大家一脸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