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肥皂成为商品之前最惊险的一跳,对外行来说是比较难的,但是对内行来说,并不难。
虽然之前东家有话要重开杂货店,但其实这个事要先等团民消停了。
现在北方市面上和洋人沾边的都被打砸了,但人们还是需要生活物资的。
当家中堆了上千块肥皂之后,李满仓凭借从业二十年的经商经验,找来一些走街串巷的货郎,将肥皂以五十文钱一块赊货给他们。
每人最多赊货五块,价值二百五十文。双方约定卖完结账。
这样,草纸包装的李记肥皂,开始从货郎的挑子里走遍大街小巷和各乡各村。
李连胜对这种口头立约和赊账的方式不是很看得上,但李满仓觉得没问题。出来经商就是讲一个诚信,这个社会一旦缺了信用,再大的买卖都开不下去。
胡雪岩就是很好的例子,搞生丝霸盘失败后资金周转不开,立刻信用清零,胡家庞大的商业帝国直接被民间和官方双双清算。
看儿子李连胜有些不理解,李满仓说道:“我们的货从没有卖过,别人不知道,现在闹团民商铺也不敢开门了。不找这些货郎去卖,谁知道我们这里有肥皂呢。”
果然,李满仓的法子还是有些效果的,三十几个货郎,多的用了三天,少的一两天就把五块肥皂都卖了。
甚至有一个货郎在杨村码头拉到一笔大生意,那边有个店准备通过水路将肥皂卖到天津去。这个货郎倾其所有,一口气买下二百块肥皂,又赊购了五块肥皂,完成这单大生意。
从开始的三十多个货郎卖肥皂,到三天后,五十多个货郎开始从家中拿货,卖李记肥皂。
除了货郎,一些走街串巷专做大宅门生意的婆子,也开始从李家拿货卖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