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怪派错了人。
“好的,那父皇、将军先用膳,女儿去去便回。”
不忘叮嘱:“父皇少喝点酒。”
孙权笑笑:“好!”随后便是一整杯跟诸葛恪对饮。
“元逊啊,这山越之事,还得多多依靠啊。”
诸葛恪给他带来一个绝好的消息,也正是这个消息让孙权百分百信任诸葛恪了。
“陛下勿忧,山越之事,已经十之八九,陛下不必担忧。”
“况臣收得山越粮草辎重无数,可供东吴兵马三年可用。”
孙权大喜:“哎呀!元逊真乃我东吴福将啊。”
“汝比汝叔父诸葛亮如何?”孙权言:“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诸葛恪只笑笑摇头,又告诉了孙权一个更好的消息:“陛下!昔日叔父借箭十万,如何啊?”
孙权回想确实是解决了周郎大麻烦:“乃古今少见,蜀之吴起。”孙权认可诸葛亮的才华和军事指挥能力。
诸葛恪大笑:“区区箭弩十万,陛下如此高的评价?”
孙权点点头:“解我东吴之围,应得如此评价。”
就像周郎一样,对诸葛亮只有一点不满意就是不为东吴效力。
诸葛恪言:“那臣,若是得兵十万,陛下又该如何评价?”
孙权震惊:“元逊未曾欺朕?”
孙权站起来:“元逊?此话当真否?”
诸葛恪从兜里掏出一份名册:“陛下!此乃臣在山越所缴户籍,以及兵卒将帅,合集十万人!”
孙权连忙接过来仔细查看:“哎呀呀,哎呀哎呀!哎呀!”老年孙权激动得直拍桌子:“元逊!元逊啊!”
诸葛恪也咧着嘴笑着:“陛下!”
孙权真是想亲一口诸葛恪:“十万大军?”
诸葛恪点头:“嗯!陛下!”
“我叔父借箭十万,我得兵十万,谁更胜一筹啊?陛下!”诸葛恪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