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微风轻轻拂过村庄,带来了花的芬芳和草的清香。李二傻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望着天空中偶尔飘过的风筝,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冲动——他想要自己做一个风筝。
说干就干,李二傻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他在村子里四处寻找材料,好不容易找来了一些竹条、纸张和线。回到家,他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儿地堆在桌子上,然后坐在桌前,盯着这些材料,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开始构思风筝的样子。
李二傻先用小刀把竹条削得细细的、直直的,然后按照心中设想的形状把竹条绑扎在一起,做成了风筝的骨架。这可是个细致活儿,他的手被竹条划破了好几道口子,但他毫不在意,只是用嘴吮一下伤口,就继续埋头苦干。
骨架做好后,李二傻小心翼翼地把纸张糊在上面。这一步也不轻松,纸张总是不听话,不是这里皱了,就是那里破了。李二傻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纸张平整地糊好。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绑线。李二傻知道,线绑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风筝能不能飞起来。他仔细地比划着,思考着线的位置和长度,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终于觉得满意了。
看着眼前这个略显粗糙但充满自己心血的风筝,李二傻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时的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放飞这个风筝了。
他拿起风筝,一路小跑来到村子外一片空旷的草地上。春风吹拂着他的脸庞,带来阵阵暖意。李二傻兴奋地迎着风奔跑起来,一边跑一边放开手中的线。可是,风筝刚飞起来一会儿,就摇摇晃晃地掉了下来。
“哎呀,怎么会这样?”李二傻有些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他捡起风筝,仔细地检查起来,发现是风筝的重心不稳。
于是,李二傻回到家里,对风筝进行了一番修改。再次来到草地上,他满怀期待地又一次放飞风筝。然而,这一次风筝还是没能飞得长久,很快又掉了下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二傻皱起了眉头,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他坐在草地上,看着手中的风筝,苦苦思索着。
这时,村里的一位老爷爷路过,看到李二傻一脸苦恼的样子,便走过来询问。李二傻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老爷爷,老爷爷笑着说:“孩子,放风筝可不光是靠跑,还要注意风向和放线的时机。”说着,老爷爷手把手地教李二傻如何感受风向,如何在恰当的时候放线和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