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朝堂内又是一阵激烈的争论,大臣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整个大殿喧闹嘈杂,乱作一团。
最终,韩王安在反复权衡后,决定双管齐下。
一面火速派使者出使赵、魏、楚三国,携带丰厚礼品和言辞恳切的求救信函,企望能打动三国君主;
一面着手国内防御事宜,严令各地官员全力组织民众加固城墙,搬运守城器械,征召士兵。
然而,现实却给了韩国沉重一击。韩国因多年积弱,军备废弛已久,民众也早已在频繁战乱与沉重赋税的双重压迫下对战争深恶痛绝。
各地官府征募士兵时,响应者寥寥无几,那些被强征来的民夫更是趁夜纷纷逃离,如避洪水猛兽。
韩王得知此事后,怒发冲冠,拍案而起,欲严惩这些逃役之人以正国法。但就在他要下达严惩令时,却被丞相苦苦劝阻。
丞相进言道:“大王,此时若施以严刑峻法,只会使民心更加慌乱,局面愈发难以收拾。当务之急,仍是全力寻求他国援助啊。”
韩王听后,仔细思量,觉得丞相所言在理,于是强压心头怒火,再次加派使者前往赵国、魏国和楚国三国求救,言辞更加谦卑诚恳,礼品也更为丰厚奢华。
赵国接到求救信后,朝堂之上展开了一场激烈辩论。赵王眉头紧锁,内心忧虑唇亡齿寒,有意出兵相助韩国,以保赵国侧翼安全;
但李牧却神色凝重地指出,韩国如今衰败不堪,军队战斗力低下,即便赵国出兵,也难以改变局势,且极有可能陷入秦国的战争泥沼,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