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底,博物馆内人来人往,展品在黄色的灯光下,如同珠玉黄金,洁净如新,似乎和千年前无异。
蒋秋岚和苏轼,李清照站在一起,展柜里是宋代的文物,包括交子【宋代的纸钞】,还有各种瓷碗。
苏轼换上经典套装,身穿灰色麻衣,用布带束发,穿一双草鞋,手持竹杖。
苏轼:“当时啊,我在黄州,这黄州,鸡肉贵,就买猪肉,哎呀,洗一洗锅,加点水,下猪肉,用的,就是这个碗……”
男女老少围在苏轼旁边,聚精会神地听着。
蒋秋岚在苏轼讲完人生经历后,总结宋代历史。她一身西装,扎着马尾,化了淡妆,看上去干练大方。
蒋秋岚:“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所以呢,市里面商贸往来多,但也面临积贫积弱的麻烦,特别是文官多。苏轼不支持变法,走下乡后,竟发现变法有很多确实为百姓谋福利的地方,态度有改变,这可能是下乡的意义。”
众人听着蒋秋岚讲解文物,愈发入迷,等到大家走到最后一个展柜边时,才发觉展览讲解已经结束,心中生出一丝不舍。
人群里窜出一位短发男子,戴着黑框眼镜,穿着衬衫长裤,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
“秋岚。”男子抓住蒋秋岚的手,就把她往自己怀里拽。
蒋秋岚抽出手,双目灼灼如火,觉得眼前的人分外熟悉,带着青春中独有的气味,但她仍是故作淡定,质问道:“你是谁?”
男子有些失望,空出一段距离:“我是夏长舟,你初中同学,忘了吗?”
蒋秋岚上下扫了一眼夏长舟,脑子回忆起自己的初中生活。
那是蒋秋岚青春的秘密,眼前的人是自己初二的同桌,他成绩优异,理科尤其拔尖,是班里的数学科代。
初中时,夏长舟长得不高,人很内向,沉默寡言,但办事靠谱,为人温和,蒋秋岚对他有很深的好感,但因为二人志向不同,便分道扬镳。
几年不见,夏长舟已经长得比自己高一个头,气质更是出众。
蒋秋岚一下反应了过来,笑了起来:“我记得了,你是当时的数学课代表,我们做过同桌,对吧?”
夏长舟笑意明显,但似乎隐藏着什么:“嗯,我可是对你印象深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