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放贷对象,不是随便谁都行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资实体的老板,那是最优对象。
林老板从项目,资产,纳税,还有信誉上来看,妥妥优质客户。
兴业银行最高可以再提供五百万资金支持创业。
林耀丰本来没有想过这事,一经提醒,觉得大有可为。
贷款加上现金,他可以将步子迈的稍大一些。
两人正交谈间,王经理看到一人推门进来,顿时站起身:
“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么快就来了。”
“吕主任。”林耀丰打了个招呼。
“不好意思,来晚了点。”吕主任坐下来直奔主题。
税务局肯定会给相当程度的优惠政策,前提是要给华阳纺织厂的下岗工人提供就业。
他将纺织厂的细节一一说出。
林耀丰对于减税不算太感冒,对另一件事更感兴趣。
他有些八卦道:“纺织厂老板跑路?”
“对,那个狗揍的。”
吕主任当着两人面,将华阳老板携款外逃的事说出来。
林耀丰听得眉头直皱。
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下跪的人犬。
外国月亮圆?
恶心人。
更重要的,纺织厂倒闭一个多月后,没人接手,下岗工人大部分都找不到工作。
“吕主任!”林耀丰声音陡然增大。
“咳咳~~怎么了,林老板。”吕主任正说的口渴,喝着水,被惊吓呛的直咳嗽。
“我要接下那个纺织厂。”林耀丰义愤填膺。
“这可是好事。”
吕主任下意识回了一句,接着反应过来,不可置信:“林老板刚才说什么?”
王经理也以为自己听错,眼神中充满了怀疑。
林耀丰在这几天,一直谋划着如何扩大惠民超市的自主供应链。
回顾过去,他发现马小三的草莓对超市初期帮助很大。
于是有了经营自主供应链的想法。
接下一个纺织厂,毫无疑问,可以坚实的迈出一步。
他打开手机,迅速搜索华阳纺织厂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