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高甜回门、认亲。
小两口看着相处的不错,很平常的新婚夫妇,眼神黏腻,如胶似漆。
高雪又赶鸭子上架,当了回大师傅,整了几个简单的硬菜,一大家子人和和气气地吃了个饭。
新妇有个崭新的生活,别的人日子照旧。
泡豆芽那屋,晾晒了几天,高雨跟高雪就搬过去住了,高兴早就回了自己屋。
草长燕回,天气渐暖,早就不用烧火炕了。
即便屋里空间有限,她也给自己整了个书桌,每日练字不断,如今字已经可以写的挺小了,当然离簪花小楷还远着呢。
这会儿,正翻看着高年、高至诉说整理出来的材料。
崇南县商业实在落后,整个县城规模较大的铺子,只有一家酿酒作坊,三间粮店和迎客楼,其余的店铺加起来都不过百,而且都是小铺子。乡间也有,都是家庭作坊,数量难以统计,但是多不了,而且仅供周边的百姓。
好些人家除了盐,别的什么都不买的,家里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用什么。
就这样的商业基础,这样贫穷的百姓,自己的作坊要立足还真是不容易。
县里有几间杂货铺子在售卖酱料,还是从隔壁县进的货,送货路远,价格高,又因为量小,也不值得在这边建作坊。
吃下这些份额不难,价格实惠就能拿下了。只是整个县城的销量也实在太小了,一天顶多五十斤酱,十斤豆腐乳。
乡镇就算了,实在没有什么销售空间。
只能向外谋求发展。
……
等这一批豆腐乳出来,高雪打算让高年、高至二人去趟安原县,崇南县只是个下县,相当于曾经的贫困县。而安原县则是个中等县,要富庶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