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开心,索性就不谈伤脑筋的问题了,高雪换了话题,让大家想想再给高雨添些什么嫁妆。

于是,七嘴八舌,纷纷献策,一家人笑闹到很晚......

......

第二天,县丞派衙役送来一车生石灰、硫磺和装药的罐子。钱家老管家也带着契书跟两位中年男子来了,几乎前后脚进门。

高雪先让大宝带着钱家人进堂屋喝茶,她自己领着衙役去后院卸货。

等卸完货,高雪又去前院跟大宝调换,招待起老管家。

契书写得很明白,药方只能卖给钱家这一家,高家可以自己用,但不能卖。

高雪看完,见没有什么问题,提笔在两份契书上签了字。

老管家查看过后,留下一份,自己收起一份,并给了高雪六百两的前期款。等作坊设计完成,人员培训出来,再结尾款。

合情合理,高雪无异议。

送走老管家,就带着两个中年人去了后院,这也变相地多了两个帮手。

配比、操作、注意事项,高雪边做边说。

熬第二锅的时候,只让他们留心观察,到第三锅的时候,就让他们动手操作起来。

当天熬制出来的五锅药液,封装进罐子,交给衙役运走,发放自然就由县丞安排了。

一天后,钱家的两位师傅就出师了。

作坊的设计却没那么简单,必须看过选址后才能定下来。

......

熬了三天,把硫磺都用光了,熬药又暂停了下来。

最后一批衙役来的时候,不仅带来了钟县令给的五十两赏银,还有钟县令亲笔提的一副匾额,上写“积善之家”,这就是对高雪一家极大的爱护了。

有了这块匾额,起码在崇南县,再无人敢明目张胆地欺负高家。

高雪出售药方,给他们让了利,护一护这家老小,钟县令心甘情愿,当然也少不了李县丞在旁边吹嘘帮忙,顺水人情的事情,万一人家成了钱家人呢,都不是短见之人。

一家老小欢天喜地把匾额迎进中堂。

匾额太大,屋里是挂不下的,只能先安置在八仙桌后的条几上。

周氏看得热泪盈眶,高家几辈子都没有过这种荣耀啊!让她给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