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实话,光高敏自己的私房钱都有个十几两了吧,聘礼她们也不会要,自然都给高敏做陪嫁,仅仅这些就足够她风光出嫁了。
......
两家这次相互打听了一下,下聘不好再赶在一起。
初十,赵进下聘,跟头婚一样,东西半点不差,聘金给了十两。
高敏一个和离之人,还有这么多的聘礼,令不少人嫉妒地眼红。
“你们也别酸,谁让你们舍不得自家的闺女呢,人家赵木匠有手艺能赚钱,儿子还有出息,十里八村也难找这样的。”
“谁愿意自家十几岁的姑娘,去嫁个三十多岁,都快能当爹的老男人?你舍得?”
“舍不得就别酸呗,还别说你舍不得,就算舍得,人家也未必同意呢!这些年给赵木匠说亲的人可不少。是他自己不想娶,怕两儿子受欺负。八成是看人家高敏不能生养,生不了孩子,也就不会分俩儿子的家产了。”
“对、对,肯定就是这样......”
“她婶子,你这脑子是真好,一下就看透了......”
老百姓的脑补还真是厉害。
......
十二,媒婆领着高至上门,礼盒果品样样齐全,聘礼更是给了六十两。
等到高雪的聘礼传出来,村里人一个个目瞪口呆,直接都闭了嘴。跟自己接近的人还有话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还有什么好说的。大家听一听,慨叹一声,这事儿也就过了。反正他们谁家也没有能挣来六十两聘礼的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