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公账上,竟然才五万两的银子?”
这要是在沈府,一般的府上自然是很多银钱,可这是护国公府!
哪些花销不是钱?光是送礼,都是千两以上,更不说百八十人的丫鬟小厮,还有一些日常花销。
想想护国公府给她的聘礼,哪一样不是价值千金,哪一样不是富贵迷人眼?
她以为护国公府真的很有钱,结果公账真是瞎了她的眼。
吴嬷嬷:“这……夫人没什么银钱的概念,看中了就买,底下人报什么便是什么。”
“以前夫人还知道节俭些,可后来……”吴嬷嬷斟酌着用词,“后来国公爷纳了妾,夫人伤了心,她省吃俭用的钱,都给吴小娘花了去。”
“从那以后,夫人花钱便不节俭了,后来老夫人去世后,夫人掌家,就更不节制了。”
“夫人说她省的银钱,都让国公爷给别的女人花了,那她自己何必省这个钱。”
沈望舒听到这话,有些想笑,“母亲倒是好觉悟。”
这个道理,太真实了。
她前世悟了一辈子,也才悟明白。
吴嬷嬷也诧异,“少夫人不觉得夫人败家吗?”
沈望舒:“还好,身为女人何必委屈自己,让男人活得太痛快。”
吴嬷嬷又是沉默,然后说,“可是夫人败掉的银子,没有百万银两,也有五十万吧。”
正在翻账本的沈望舒,听到这话,手都颤了一下,“母亲……极好,家产还没败光。”
吴嬷嬷:“……夫人,必定开心的。”
头一次听见有人夸夫人败家败的好。
沈望舒继续看账本,看的太阳穴突突突,“这都是将母亲当做冤大头了,一斤精米要50文,一捆柴要20文,还有盐竟是300文?”
“一匹绸缎要十两银子,瓦片竟然三十文一块?”
“这些都是翻了倍的!”
沈望舒看到这些物价,哪还等得起明天,对吴嬷嬷说,“把管厨房的,还有采买的,还有账房先生都给我叫来。”
对于管人这方面,若是贪了,只要不多,她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油水,做事才勤快。
可若是这种成倍成倍贪墨的,那她可要好好敲打了。